串流經濟興起:環球有線收費電視的衰落

A+A-
荃灣有線電視大樓,攝於 2017 年。 圖片來源:Edward Wo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2 月 14 日,政府宣佈批准香港有線電視提早 6 年交還收費電視牌照,有線的收費電視將會在 6 月 1 日起停播。早在 2017 年,無綫網絡電視已率先交還牌照,當時報道指無線收費電視在短短 13 年間慘蝕 22 億。隨著互聯網和串流經濟興起,娛樂變得多樣,雖然民眾更能接受每月付款的消費模式,但競爭環境激烈,全球收費電視產業都不免衰落。

1928 年,美國紐約市誕生了史上第一間電視台 W2XCW,是人類傳播業的一大里程碑,此後商業電視台陸續出現。一般而言,電視台主要收入來自廣告收益,不過在 1930 年代,一些業界中人認為單靠廣告,未必足以支撐電視台高昂的成本開支。當中早於 1931 年,美國芝加哥的天頂電視(Zenith Radio Corporation)就已經進行收費電視實驗,不過要到 1951 年,天頂電視才為旗下的收費電影台 Phonevision 進行公開測試,開啟電視史的新一頁。

後來,收費電視的概念慢慢傳播到世界各地。澳洲的 Foxtel、英國的 Sky UK、新加坡的星和視界和香港的有線電視在 90 年代相繼成立,以更多元化的頻道作招徠,挑戰一眾傳統免費電視台。在美國,收費電視過去十分普及,直到 2010 年全國仍有 91% 家庭用戶安裝收費電視。整個行業利潤到 2014 年到達顛峰,足足有 1,010 億美元。然而好景不常,近年業界都指出收費電視發展或者已經見頂,正在步入衰退期。

2020 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的專題報道就指出,2012 年起全國已有 2,500 萬家庭用戶中斷收費電視服務,預計 2021 年到 2025 年會再多 2,500 萬戶離開市場,預計流失 250 億美元訂閱費和廣告費。單是 2020 年下半年,多間收費電視巨頭如 NBC 環球華納媒體ViacomCBS 等都相繼重組,包括整合部門、削減數以萬計職位,又把資源調配到網上串流平台,希望串流平台的收入增長能彌補收費電視的業務損失。

過去,時代華納(Time Warner)旗下收費頻道 TNT 和 TBS 都有過無數經典作品,例如「老友記」(Friends)。不過到 2016 年,該公司還是被 AT&T 以 1,090 億美元收購,包括清還旗下債務。而到 2019 年,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以 710 億美元向迪士尼出售所持有的霍士集團(Fox)資產。傳媒巨頭紛紛以腳投票,看淡收費電視業前景。時代華納前行政總裁比克斯(Jeff Bewkes)就表示,串流技術遠比有線電視技術優勝,收費電視台難以抗衡。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的評論就指出,觀眾現在可以不再被廣告打擾,在串流平台一口氣看完心儀劇集,自然更加不願意被綑綁在固定時間觀看某一節目。比克斯估計,規模較細的收費電視台根本無法抵擋 Netflix 和 Amazon Prime 的攻勢,或者最後只有迪士尼收費頻道這樣的品牌效應和全球化的規模可以生存,但迪士尼本身也投放很多資源到 Disney+。AT&T 曾估計,收費電視網絡如能維持 5,500 萬到 6,000 萬訂戶最為理想,可以在維持利潤的同時控制成本。惟美國業界調查指,收費電視滲透率將在今年跌破 50%,總人數回落至 6,510 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