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交友軟件的年代,人們如何透過錄影帶尋找伴侶

A+A-
Great Expectations 的入會指南錄影帶,介紹約會服務如何運作。 圖片來源:Mark Davis/YouTube

今時今日,寂寞的都市人有很多方法尋找新伴侶,各種交友程式任君選擇,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不同人的自我介紹,看到心儀的人只需按讚或者滑動一下,便可以與對方交流,甚至最終締結良緣。不過,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繁忙的上班族要認識朋友十分困難。美國加州在 70 年代就曾興起卡式錄影帶交友熱,堪稱 Tinder 先驅。

當時,美國正值性解放的年代,也是愛侶關係躁動的時期,離婚率不斷攀升,單身一族愈來愈多,對配對約會的需求也更為殷切。與此同時,科技發展迅速,當年美國就流行 VHS 和 Betamax 錄影帶,人們不單可以觀賞到更多流行文化產物,更加可以在家中自行錄製影像,所需的裝備十分簡單。於是,卡式錄影帶衍生出各種行業,由租借店到一些獨立的文化創作活動也有,甚至能為單身一族尋找愛侶。

1976 年加州洛杉磯市,一位年僅 26 歲的攝影師 Jeffrey Ullman 剛出席一場晚餐派對,聽到表兄弟抱怨很難找對象後,靈機一觸想到生財門路。他做了一些關於吸引力的心理學研究,然後向父母借了一筆資金,創立全美國第一間影像約會公司 Great Expectations。Great Expectations 在該年情人節正式啟業,公司設於洛杉磯世紀城一座大廈的 18 樓,只有一間房,連窗戶都沒有。房間裡有兩台電視,一排椅子,以及一大堆卡式錄影帶。

Ullman 會把會員推向一部攝錄機前,幫他們錄製一段 3 分鐘的自我介紹,其間會向會員重複問一些問題,例如:「有甚麼事情會令你感到生氣」、「有甚麼東西會令你充滿動力」、「有沒有甚麼秘密夢想」。拍攝過後,Ullman 會把影帶放到 Great Expectations 的資料架,供會員借閱觀看。每部自介影片會附上一頁簡介履歷,羅列出會員的身高、種族、髮色、居住地區、職業等等,以方便會員選擇心儀對象。服務年費大約為 200 美元。

  • Great Expectations 的廣告。

在今天,線上交友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在當年 Great Expectations 造成很大迴響。Ullman 總是要說服記者整個交友過程安全而且合乎道德,他的理據很簡單 —— 哪有無所事事的不法分子,又或者希望找外遇的人會願意留下自己的容貌做罪證?如何管理公司聲譽,確實是 Ullman 要面對的難題。哈佛大學傳播學家 Moira Weigel表示,早期 Great Expectations 被外界標籤,認為影像約會只是失敗者的玩意。

不過,經過 Ullman 的宣傳攻勢,由新聞發佈到傳銷郵件和雜誌廣告,Great Expectations 最終成為美國約會公司龍頭,到 1985 年擴充至 17 間分部,每年大賺數以百萬計美元。到 80 年代中,美國出現多間地區影像約會公司,例如分別專為猶太人和黑人而設的 Mazel Dating for Jewish Singles 和 Soul Date a Mate。人們了解到影像約會的好處:約會成功率更高,可以節省約會時間,又不用擔心因被當面拒絕而感到尷尬。

不過互聯網出現後,人們發明了比卡式錄影帶更方便的約會工具。1995 年,全美第一個交友網站 Match.com 面世,令影像約會公司相繼倒閉。同年,Ullman 出售了一手經營近 20 年的 Great Expectations 集團;易手不到數年,Great Expectations 也宣告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