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加冕】花費千萬公帑,只為一份儀式感?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英王查理斯三世將於本週六舉行加冕典禮,這場有著金色馬車、不乏名貴珠寶和各國貴賓的盛大活動,預計耗資 5,000 萬到 1 億多英鎊(約 5 至 10 億港元)。為此埋單的英國納稅人,很多因為通脹高企、工資停滯多年及能源價格飆升,正面臨經濟困境,但對新君來說,一切或只是「儀式感」。

英國皇室成員坐擁龐大財富,大部分正式開銷卻由納稅人資助的「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支付,此事一直為人詬病。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歷史學博士生 Alexandra Penler 指出:「有些年份的撥款較多,譬如當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要求君主或皇室代理人出訪時。英女王國葬等大型活動,保安費用亦令支出增加。」據報 2002 年的王太后葬禮花費 540 萬英鎊,相信這次查理斯三世的加冕禮只會更貴。

儀式上,查理斯三世會於西敏寺大教堂詢問在場人士是否承認他為君主,然後獲得加冕戒指及宣誓。但根據英國法律,君主在前任死後其實便自動繼位,根本毋須此等盛會。倫敦國王學院客座研究員 George Gross 形容,此乃是一種象徵式姿態,來確定君主對該角色的承諾,包括「以仁慈維護法律和正義」。他強調:「在一個領導人總是違反國際法規則的不確定世界,我們的君主必須公開說出『這些是最重要的基本事情』。」

假如景氣尚可,國民或不介意為此儀式鋪張一番。然而,英人正面對嚴重生活成本危機。醫護、大學教職員、火車司機甚至公務員,近月皆就薪酬糾紛罷工。本財政年度大部分公營機構員工獲加薪 4% 或 5%,遠低於連續 7 個月超過 10% 的年度通脹率。食品價格尤其明顯,3 月份麵包價格較去年同期多 19.4%。根據國家統計局,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實際工資下跌 3%,為 2001 年以來最大跌幅之一。

英格蘭北部很多地區最受打擊,包括查理斯即位後最先訪問的城市之一 Doncaster。牧師 Andy Unsworth 表示,教會經營的食物銀行本來多服務街友,如今很多有全職工作的人也來。「他們的薪金全花在帳單,沒錢去買吃的。」教師 Laura Billington 亦因薪水追不上通脹而苦,許多學生更沒有筆等基本工具,並多了行為及注意力問題。「不知是累了還是餓了。他們在校吃的那頓飯,就是全天所吃的量。」她直言:

我確實喜愛皇室,但他們實在有點不識相。很多開銷應該由他們而非納稅人來付,也不該花那麼多錢⋯⋯ 查理斯擁有這麼多財產,從這些財產得到那麼多錢,他能不能說「作為皇室我們會付一半賬單」,而不是由公帑來付?

支持者往往反駁,皇室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多於他們所收的錢。品牌估值諮詢公司 Brand Finance 推算,2017 年英國皇室通過皇室財產(Crown Estate)的收入,以及旅遊、貿易、媒體和藝術的間接收益,為國家經濟貢獻了 17.7 億英鎊。媒體評論員 Richard Fitzwilliams 認為:「不管是甚麼原因,他們就是擁有魅力。要解決後脫歐及生活成本危機等問題,英國最能利用的軟實力似乎就是其君主制。」

不足一年,英國舉辦了英女王的白金禧慶典、喪禮及即將進行的查理斯三世加冕禮,人民卻愈活愈艱難。YouGov 的民調亦顯示,新君的支持度遠不及上一任,48% 受訪者不會或不打算看加冕禮。Gross 認為,這次皇室把賓客名單減至英女王加冕時的 4 分 1,可能是試圖令費用保持「合理」,但質疑能否如英女王葬禮般受注目。「無疑有些人會看,並說這是英國最擅長的盛會。 但有一個人因其出生,而非獲選、在宗教或種族上不代表英國,卻就被膏抹及位高於我們其他人,這個概念令人非常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