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轉會】沙特與美國的球壇搶人戰

A+A-
巴塞隆拿報紙檔上,有體育報章頭條報道美斯加盟國際邁阿密的消息。  圖片來源:路透社

6 月 6 日,沙特阿拉伯豪門伊蒂哈德宣佈簽入皇家馬德里隊長賓施馬(Kerim Benzema),震撼球壇。怎料到第二日,阿根廷球王美斯(Lionel Messi)也正式離開歐洲球壇,準備加盟美職聯球隊國際邁阿密,令全球震驚。密芝根大學體育管理學教授 Stefan Szymanski 便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剖析這一場國際球壇搶人大戰。

美職聯過去都會招攬大牌球星,而沙特阿拉伯則是近年才加入戰團。今年初葡萄牙球王基斯坦奴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率先加盟艾納斯,年薪超過 2 億美元,當中包括肖像權。而這次賓施馬與伊蒂哈德的合約也高達 2.14 億美元。消息指出,沙特正銳意建立一個能與歐洲四大聯賽媲美的足球聯賽,才剛簽入賓施馬,一眾沙特豪門已把目光投向其他球星,例如前世界足球先生莫迪歷(Luka Modric)和法國中場簡迪(N’Golo Kanté)。

過去,世界各地的新興足球國家都有透過簽入老牌球星,以振興球市的傳統。當中最出色的例子是上世紀 70 年代的美國,當時北美足球聯賽(NASL)組建了史上最豪華的球星陣容,包括比利(Pelé)、告魯夫(Johan Cruyff)、碧根鮑華(Franz Beckenbauer)、佐治貝斯(George Best)和卜比摩亞(Bobby Moore)等足壇傳奇。不過這種金元政策並不長久,NASL 在 1984 年解散。而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美職聯,MLS)於 1996 年成立後,避免重蹈覆轍,買人相對謹慎。

然而,聯賽人氣低落,甚至再度瀕臨破產,於是在 2007 年大膽改變策略,簽入萬人迷碧咸(David Beckham)。後來一眾家傳戶曉的球星相繼加盟,例如 2012 年有意大利鐵衛尼斯達(Alessandro Nesta)、2015 年有科特迪瓦國寶級前鋒杜奧巴(Didier Drogba)和西班牙前鋒大衛韋拿(David Villa),2016 年有英格蘭名宿林伯特(Frank Lampard)和謝拉特(Steven Gerrard),以及 2018 年的傳奇前鋒朗尼(Wayne Rooney)和伊巴謙莫域(Zlatan Ibrahimovic)等等。

自從碧咸加盟美職聯後,該聯賽就穩步發展。2007 年聯盟只有 13 支球隊,新加入的多倫多 FC 只需支付 1,000 萬美元加盟費;然而到今年 5 月聖地牙哥隊宣佈將成為美職聯第 30 支隊伍,據指加盟費足足高達 5 億美元。根據「福布斯」報道,目前美職聯球隊平均價值為 5.79 億美元。「福布斯」還估計,全球價值排名前 30 的球會中,至少有 7 家屬於美職聯。惟美職聯球隊的估值很多時並非基於實力,而是基於足球在美國體育市場的增長潛力。

當碧咸於 2020 年晉升為球隊班主,管理國際邁阿密時,就極力確保美斯能加盟美職聯。在這次搶人戰中,沙特球會希拉爾一度開出 4 億歐元年薪,但美斯依然堅持加盟國際邁阿密,背後可能有小孩教育、美國其他品牌效應等考慮因素。這次美斯加盟,可謂美職聯的勝利,但沙特阿拉伯聯賽始終會是長遠競爭對手,並且可能會一直推高雙方經營成本。

沙特阿拉伯聯賽的背後有國家級力量,國營公共投資基金(PIF)盛傳將擁有伊蒂哈德等 4 間國內頂級球會的 75% 股權,並會一起大肆擴軍,一來可能是國家長遠「體育洗白」工程的一部分,該國一直希望爭取 2030 年世界盃申辦權;二來阿拉伯世界對足球始終有非常特殊的情意結,有評論人形容足球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二宗教」(second religion)。美職聯近年發展是否泡沫化、沙特阿拉伯的國家級競爭會否令泡沫爆破、美職聯如何調整策略,也是值得觀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