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世易,海灣國家也擁抱再生能源

A+A-
阿聯酋一間太陽能發電廠的員工行走在太陽能板之間。在海灣地區,每平方米土地每年可產生相當於 1.1 桶石油的太陽能。 圖片來源:Natalie Naccach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豐富的石油儲量為海灣地區帶來巨富,但面對全球投向再生能源的趨勢,這些能源強國也積極轉型,阿聯酋更於本週主辦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惟據「德國之聲」分析,這些改變並非純粹基於環保,若寄望當地加快停止岀口化石燃料,只是一廂情願。

目前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林、阿曼、科威特等海灣國家,全數躋身 15 個排放最嚴重國家。當中以卡塔爾冠絕全球,2021 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多達 35.59 噸。不過,卡塔爾大學永續發展中心研究副教授 Mohammad Al-Saidi 表示,海灣地區正迅速行動求變。

去年卡塔爾便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以滿足 10% 高峰用量需求;沙特亦正興建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沙漠城市 Neom,市內有專屬太陽能綠氫廠;阿聯酋更在建設被譽為全球最大型的單座太陽能發電廠。沙特表示,這類計劃有助其實現到 2030 年以再生能源生產 50% 電力之目標。阿聯酋亦指到 2050 年,當地有望由再生能源生產 44% 電力。

沙特正在興建完全使用再生能源的沙漠城市 Neom,並在去年的「未來投資倡議大會」設置攤位。 圖片來源:Tasneem Alsulta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Al-Saidi 指出,轉型的最大動力還是錢。雖然氣溫持續上升,極端天氣更趨頻繁及嚴重,但預計到 2040 年,石油需求仍會增加。為免地下石油淪為「擱淺資產」,這些海灣國家遂在本土改用再生能源,以釋出化石燃料儲備用於出口。轉向再生經濟還能吸引外資,維持國際地位。Al-Saidi 直言:「這對形象非常重要,而形象意味著金錢。」

但英國紐卡素大學訪問教授、研究永續發展與科技聯繫的 Jon Truby 指出:「這些國家依賴石油收入,卻也面臨氣候變化的巨大風險。」2050 年若全球氣溫上升 1.5 度(攝氏,同下),海灣地區則可能上升 4 度。在部分情況下,區內大部分地方的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將令人難以存活。全球升溫亦會加劇沙塵暴,低窪地區或受水浸影響。

為了安全地賺大錢,多個海灣國家旨望碳捕獲及封存技術(CCS),攔截排放物並將其儲存於地下或其他產品。理論上,這可能意味著能在不加劇氣候變化之下燃燒化石燃料。雖然迄今以 CCS 捕獲的全球排放量不到 0.1%,連同多個籌建中計劃,預計到 2030 年亦只會增加到 0.5%,但此技術仍將於杜拜 COP28 氣候峰會獲廣泛討論。

由於石油需求終有下降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警告,這或令海灣地區在 15 年內耗盡儲蓄,促使各國致力開源。沙特便寄望綠氫生產,並與阿聯酋合建再生能源推動的商品生產業;杜拜絕大部分收入則來自旅遊業、富裕移民及投資者,化石燃料僅佔約 5%;阿曼亦專注發展旅遊、物流和製造業,務求在 2040 年石油僅佔 GDP 的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