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們:做鴨

A+A-

十年前巨鴨首度訪港,近日再次來訪,多少給香港人帶來一點驚喜。巨鴨由荷蘭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創作,在 2013 年 5 月 2 日至 6 月 9 日曾在維港展出,初訪時群情洶湧。這次巨鴨偕同伴雙雙暢遊維多利亞港,自 6 月 10 日開始停駐在維港海面,供市民參觀。大家對巨鴨褒貶不一,但對藝術家 Florentijn Hofman 來說,其實已達到其目的﹕讓觀賞者的自我在大作品前消失,從而重獲自由。以下節錄 3 本有關「做鴨」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閱讀俱樂部 A Book Club:香港文學館 編「我香港,我街道」

事隔十年,黃色鴨鴨重現香江,回首眼向維港兩岸景色,卻是滄海桑田,鴨鴨覺得這片土地既熟悉又陌生。左手邊是香港島,右手邊是九龍半島,但島上景色卻又截然不同。要與鴨鴨一齊尋回昔日香江,我們為你帶來「我香港,我街道」。這本書結集了不同香港作家對自己有感情的地方寫下的故事,土地盛載我們的回憶尤其那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每一片磚土丶每一棵大樹所代表的不只是那一磚一木。身土不二是佛教用語,指「身體」與「土地」兩者無法分開,而在全球化下出現另一種反方向的思潮 —— 本土化。透過書寫我們生活在香港的故事,與鴨鴨一起回顧香港這些年。

文學作品記錄了街道的實存景物、所發生過的人事聚散,這種紀實性證成著文學的歷史價值;而文學創作注重個人角度與獨特風格,作品自然蘊含著情感與回憶,超越現實所見,而有幽微之境。
—— 鄧小樺

黃色巨鴨再次送到香港了,不知道它對香港的感覺,會否不一樣呢?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納托.湯普森「觀看權力的方式:改變社會的 21 世紀藝術行動指南」

黃色鴨仔到港,不少人到維港觀看,甚至其中一鴨「放氣」一刻成為城中熱話,不少二創改圖揶揄應運而生,有否想過為何這樣兩隻鴨仔可以引起這麼多話題?

鴨仔的創作者荷蘭概念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在訪問時稱,黃色小鴨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讓大家喚回童真,因膠鴨讓人聯想到小時候無工作、金錢、煩惱與壓力的簡單生活。當然,創作者是如此想,但觀看者又是否只會如此解讀?今次隔十年後回港,首先是其顏色「黃」引起話題,而「放氣」「洩氣」又會在香港的語境中釋出另一種意思,甚至有不少諷刺一國兩制的說法。

「觀看權力的方式:改變社會的 21 世紀藝術行動指南」正正就介紹了藝術與觀看之間的權力角力,如何會令藝術成為藝術的「正當性」或「異化」?藝術又如何回應社會?這本書不容易讀,正如權力不容易被觀看到一樣,但如果你從事藝術或社會行動,這本書非常適合大家細嚼慢嚥。

夕拾X閒社 Mellow Out:午夜藍「午夜藍喃 —— 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

性工作者常遇到污名化的問題,在父權制和性保守的規範底下,性工作者更被社會排斥。在香港,性工作者除了在文化上被污名之外,也會常常遇到執法者的針對,在法律上更是對於性工作者不利。而且,「雞」、「鴨」等這些帶有貶義的用語,更深入在我們的文化之中。其實,性工作者所面對的歧視,或多或少都是建基於我們社會對於性的觀念,換而言之,當性工作者被污名,同時也代表性也被污名化。

有見及此,夕拾X閒社為讀者推介由致力建立男性及跨性別性工作者互助網絡的機構,午夜藍所推出的「午夜藍喃 —— 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此書是以口述歷史的方法所著,口述歷史的意義更為重要,作為歷史通常都是站於一種主流論述,而口述歷史正正就是抗衡主流,記錄受壓迫的社會小眾聲音,並藉此捍衛他們的權力。

男性性工作有另有一個稱呼「哥仔」,以往都曾有學者以性別氣質的角度來分「哥仔」,往往男性性工作者的男性特質會受到父權制要求的霸權式男性氣質(Hegemonic masculinity)相異。哥仔未必一定是性小眾,亦可以是異性戀者,但因為在提供服務之下,「哥仔」較為處於一種附屬、服從關係,這些都是有違男性特質的規訓。

6 月 pride month ,不妨看多點與性別有關的書本,了解多些性別的知識。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