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 —— 接通世代的鴻溝

A+A-
圖片來源:Pan Xunbin/Shutterstock

我一生從沒想過要學打麻將,雖然年輕時學過一點,知道甚麼是上是碰,但沒有認真打過。父親會打,也賭得大,卻沒有傳授;母親討厭打牌,因此成家中禁忌。於是我錯過了青少年學習的最佳時機,自然也培養不成嗜好,直到移居海外,才開始重新認識麻將這東西。

人在異鄉,在認識到新朋友時,連繫華人文化的,原來還是最傳統的共通語言。如果「第三類接觸」說宇宙不同文明的共通語言是音樂,那海外華人的共通語言就是麻將。

時代不同,初次見面,不知對方光譜立場,說話總是戰戰兢兢,彼此試探。吃過飯後,華人又不像外國人般,喜歡拿個 board game 出來玩。唯獨麻將,就成為了最好的文化融合劑。

定居澳洲的姑姐突然說要來探望我,更表示這次來的目的,是要趁她還不太老時,把她積累多年的麻將心法和技巧傳授給我,所以這次到來,不用去甚麼地方,只希望教會我打牌。這個麻將技巧,彷彿是個重要的家族遺產一樣。當然,我家不是甚麼大家族,我從沒冀望有個家族基金會給我生活費。但當有人覺得自己幾十年積聚下來的麻將經驗,值得越洋傳授,我認為還是該花時間學習的。因此我開始稍微認真學習麻將,希望在她來到時,能夠好好跟她學,不用她由頭教導。

也因此,我發現當你身處華人世界的時候,可能從不察覺這些文化有何特別,甚至會覺得吵鬧和老套,可是一旦人在異鄉,卻變成值得重新認識。

姑姐說,在澳洲,外國人學會打牌都興奮,經常拉著她說要切磋。有次家中朋友多,超過一枱,卻組不成兩枱麻將,於是有對外國夫婦就站在她旁邊看著她打牌。這時他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有機會上時不一定要上,有機會碰時也不一定要碰。對於這個麻將認知,老外都被震驚了。他們這時才明白,麻將的重心不只是規矩,學了規矩、跟隨規矩去玩是一回事,但要在規矩中遊走,才是麻將的真諦。其實學會了麻將的基本技巧,然後再懂得觀察下家是在做萬子、筒子還是索子,已經是很不錯了,因此大家通常會選擇扣著下家需要的牌。但真正的高手卻會選擇在更早的時候,趁下家還未有機會組合起來時,先把牌打出來,打斷其核心牌,讓下家餬牌的機會愈來愈少。當然,對能記住規矩已很不容易的外國人來說,這個實在太複雜了。

但讓我驚訝的是,作為親人,原來這些年來從沒有過如此深入討論,而麻將卻幫助了我們能夠有更複雜的認識。經常有人說,麻將能預防老人痴呆,與此同時,我們很難叫上一代去學習打 PS5 遊戲,反而下一代學了麻將,便能貫通幾個世代,開拓出一個宇宙。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