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路長:等候無期的澳洲父母簽證

A+A-
圖片來源:Education Imag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澳洲向來是移民熱門地,不少人以「付費型父母簽證」(contributory parent visa)方式,花上大筆金錢讓雙親盡快赴澳團聚,但內政部積壓了逾 8.6 萬份申請,審理時間增至 12 至 15 年。若申請「非付費型」,更可能要等數十年。這種「永久臨時」的局面,令他們以至全家在身心及經濟上陷入困境。獨立研究員 Peter Mares 就發表報告「父母難題」(The Parent Conundrum),並改編成文章在「衛報」刊出

挪威的 Maria 因兒子移居澳洲多年,已在當地結婚生子及入籍,遂於 2021 年和丈夫申請「付費型父母簽證」,各花 47,955 澳元(約 25 萬港元)以取得永久居留權,當時被告知要等 3、4 年,如今卻發現或需輪候超過 6 年。「難以置信!這簽證如此昂貴,卻還要等這麼久?」澳洲內政部官網目前建議,任何新申請「或需至少 12 年來處理」,但今年 3 月前總理兼內閣秘書領導的專家小組受當局委託審查移民系統後,認為可能要等 15 年。

Sarah 從英國遠嫁到澳洲,在 2019 年為父母申請「付費型簽證」。「花 10 萬澳元全是為了更快取得簽證。他們都 75 歲了,輪候 12 年基本上毫無意義。」她改為兩老申請「非付費型」,二人可持過橋簽證(Bridging Visas)在澳等候,費用亦相宜多了,但每年批發的數量也少得多。內政部建議,新申請「或需至少 29 年來處理」,但專家小組審查認為等待時間將逾 40 年。Sarah 說:

對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前景不明朗為他們帶來很大壓力。他們自覺無處容身,雖為澳洲居民,卻是臨時的,永遠不是永久居民。當我們要等 40 年才知能否留下來,如何能妥善融入澳洲社會?他們餘生都將要思忖,會否被要求離開。

政府數據顯示,現有超過 13.7 萬名申請者輪候父母簽證,積壓個案數量在過去 10 年增加兩倍。鑑於內政部的建議需時被證實為「嚴重低估」,許多申請者不滿被誤導,在網上分享痛苦、困惑和憤怒,Facebook 群組「父母永久簽證」就有近 6,000 名成員。Sarah 則與 200 多人聯署,要求政府退還他們為「付費型簽證」預繳的數千澳元。另有人發起 #clearthebacklog 運動,敦促當局每年允許 2 萬名父母來澳定居。

Mares 指出,澳洲的移民計劃強烈偏好年輕、擁有技能及精通英語的人,因有證據表明這類移民作出最大經濟和財政貢獻,吸納年青移民亦有助減緩社會整體老化,但初代移民想帶長輩來澳團聚,形成「父母難題」。南韓的美淑(化名)便因在職業生涯稍晚才赴澳工作,無法以技術移民身份申請永久居留,但女兒已在澳當上律師,成為公民。她與丈夫改為申請「付費型父母簽證」後等了 6 年,憂慮要到 2025 或 2026 年才會被考慮,但等候期間被禁止工作。

美淑直言:「我不明白為何澳洲政府如此害怕那些想要跟在澳家人團聚的父母。他們並不老、也沒生病,當中很多人也相當年輕、健康,想來工作和幫忙在澳家人。」Mares 分析,當局之所以拒絕按需求增加家長簽證名額,既是嚴重擔憂每年增加 2 至 3 萬名老年移民所產生的財政和人口影響,亦是怕在住屋、醫療及護老系統已不堪重負之下,增收父母移民之舉會成為來屆選舉的不利因素。

專家小組提交審查報告的總結指:「為人們提供一個機會去申請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簽證,看起來既殘忍又不必要。」政府回應時則表示優先考慮改革技術移民,但也承諾會把注意力轉向家庭方面,改革父母簽證制度會是迄今為止最大挑戰。移民部長 Andrew Giles 日前則說,上屆政府削減名額使輪候時間激增,導致 8.5 萬名父母仍在排隊。「我們正在考慮審查批核移民(簽證過程),並會在未來進行更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