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3 —— 他鄉遇故知,四圈解鄉愁

A+A-
圖片來源:Kenny Lai/Shutterstock

小時候在香港見到麻雀,以為是香港獨有鳥類,長大後讀過歷史書,才知道原來中國內地也廣泛有麻雀存在,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展開過一次轟轟烈烈的「打麻雀運動」。

當然,指的不是四方城那種打麻雀,而是當年毛澤東根據其主觀經驗,認為麻雀以穀物為糧,嚴重影響了人民的農業生產,於是把麻雀定義為四害中的第四類,從而展開了全民打麻雀運動。他要求農民用各種器具一直敲打以嚇唬麻雀,讓其受驚一直飛,目的是希望牠們沒有落地空間,最後因過度疲累而死,還設下各種陷阱去捕捉牠們,於是一時間許多麻雀和小型鳥類均遭滅頂。

這樣人工干預,及後做成了不良影響。因大量麻雀及小型鳥類在這個打麻雀運動中喪命,令害蟲失去了天敵,導致農業生產遭受嚴重影響。後來有國內鳥類學家通過野外研究,證實麻雀食用的穀物中,人工種植的佔不到一半,並把研究結果發表於「人民日報」,毛澤東才把麻雀從四害中除名,以蟑螂代之。

在我成長的年代,香港有著大量麻雀,我不肯定是否當年打麻雀運動而導致有大量麻雀向南逃亡,但面對這樣的打壓,麻雀不單沒有滅絕,反而一直擴散。在我來到英國後,才發現香港品種的麻雀,原來一直有橫跨歐亞、飛到英倫島嶼,並扎根於此。

這跟我們的命運也有著一種不謀而合的緣分。不管是南下香港、西奔英倫,麻雀還是像不死鳥一樣,在四海扎根繁衍。如果代表香港人的植物是洋紫荊,那代表香港的鳥類就應該是麻雀,亦是迷你版的浴火鳳凰。大概我們打的麻將,用上麻雀這二字,是有著一定寓意。

遠在英倫,人在異鄉,客途秋恨,千愁百緒在心頭,可能唯一能慰藉思鄉的,就是在腳邊蹦跳覓食的麻雀,或街角遠處傳來的陣陣麻將洗牌聲,讓你知道不遠處還有我們的文化存在。今時今日香港人在英倫,就跟 7-11 便利店一樣,梗有一間喺左近。仔細聽洗牌聲,通常都會夾雜講話,要不說長話短,要不就是咒罵手風不順,就很容易聽得出到底是普通話還是廣東話,說不定是偶爾在超市碰到,再由麻將耍樂進入話題,繼而於週末以四圈解鄉愁。

如果大家在曼城或愛丁堡公園散步、看到蹦蹦跳的麻雀時,不妨餵上一口麵包或穀物,畢竟他鄉遇故知,你我牠可能也是同鄉啊!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