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岸時間 8 月 12 日,「納史密夫籃球名人紀念堂」(Naismith Basketball Hall of Fame)為多位籃球傳奇加冕,當中包括 3 位歷來最偉大的歐洲球星「德國槍」奴域斯基(Dirk Nowitzki)、「法國跑車」柏加(Tony Parker)和西班牙名將加素(Pau Gasol)。他們的故事,標誌著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成功在 90 年代走向國際,而一切可以從 1992 年巴塞隆拿奧運會講起。
1988 年漢城奧運會,美國籃球隊以全大學生陣容出戰,在四強不敵由一代名將沙邦尼斯(Arvydas Sabonis)領軍的蘇聯隊,最終僅奪銅牌。1989 年,國際籃球總會(FIBA)修改規訂,容許職業球員參與奧運賽事,美國籃球總會痛定思痛,決定在 1992 年巴塞隆拿奧運會派出歷來最豪華的陣容,組成「夢幻隊」(Dream Team),誓要一雪前恥。美國隊不負眾望,以平均 43.75 分差的無敵姿態,一舉拿下奧運金牌。
當年隊中 12 名成員,有 11 人入選名人堂,例如「飛人」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魔術手」莊遜(Magic Johnson)、「小鳥」布特(Larry Bird)、「郵差」馬龍(Karl Malone)、「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David Robinson)等等。「夢幻隊」為全球帶來極大震撼,向外界展現籃球世界的最高水平,他們比賽的華麗畫面,也深深烙印一眾歐洲年輕人的腦海之中,令籃球真正由北美走向到全世界。
奴域斯基大約在 12、13 歲開始打籃球,成為一名 NBA 球迷。1992 年巴塞隆拿奧運會時奴域斯基只有 14 歲,他向媒體表示:「我記得我看了每一場比賽。這對我影響很大,我想要像這些人一樣,想要進入NBA。那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我是說,這再好不過了。」最終他在 1998 年得償所願踏上 NBA 旅程,職業生涯一共 14 次入選全明星,奪得 2006/07 年常規賽和 2011 年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他在 2011 年帶領獨行俠擊敗熱火隊,至今為人樂道。
與德國一樣,法國是足球大國,柏加亦曾為應該打籃球抑或踢足球而苦惱。他在自傳寫道,從電視中看到 1991 年 NBA 季後賽總決賽,由米高佐敦的芝加哥公牛隊對陣魔術手莊遜的洛杉磯湖人那一刻起,他不再猶豫。1992 年巴塞隆拿奧運會讓「夢幻隊」踏足歐洲,令 NBA 熱潮席捲法國,自此他更是全心投入籃球志業。在 18 年的 NBA 生涯中,柏加曾以正選控衛身份,幫助聖安東尼奧馬刺四奪 NBA 總冠軍,自己也獲得一次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的殊榮,而且是首位歐洲球員獲此成就。
而加素是巴塞隆拿人,當年奧運會就在他家鄉舉行。他認為當年夢幻隊「絕對對籃球產生重大影響,而且超越了籃球本身」。他向媒體表示:「我一直關注著比賽,看到他們展示的籃球技術和向全球展現的霸主風采,真是鼓舞人心…… 這讓我得以夢想,想像我想追求的目標,希望有一天能進入那個聯盟(NBA),與那些球員一起比賽…… 如果 1992 年奧運會在上海舉行,我不知道它會否為我帶來同樣的影響,但它確實在巴塞隆拿舉辦,這非常特別。」加素最終在職業生涯 6 度入選全明星,與拍檔高比拜仁(Kobe Bryant)組成經典二人組,兩奪 NBA 總冠軍。
到今天,籃球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NBA 也是非常國際化的聯盟。過去五屆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皆是非美國球員,2019 和 2020 年得主密爾沃基公鹿的「字母哥」顏迪杜宮普(Giannis Antetokounmpo)來自希臘、2021 和 2022 年得主「小丑」尤基治(Nikola Jokić)是塞爾維亞人、今年的祖爾安碧(Joel Embiid)則出生於喀麥隆,有法國國籍。他們延續了奴域斯基、柏加、加素等受「夢幻隊」啟蒙的一代,繼續在籃球場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