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真的定八十:墮落後永不翻生

A+A-
圖片來源:iStock

人天生就有探索更多資訊的本能,這種「好奇」,其喜好是如何決定?根據研究,人的好奇模式,是建基於自身已有知識而向外逐步擴展。簡單講:就算是免費電視,三歲小孩看三色台,他的好奇起點可能就是甚麼「潮流教X」、「公公出X」;如果一開始看的是珍珠台,他的好奇起點便有機會是 Access 360、A Parting Gift……

科學家研究發現好奇心的核心,其實是有一套程序--我們腦部不停地運作挑選最省力,但又可獲最多知識的方法。好奇心是自我連線不絕的機制,一個問題會接著另一個問題,情況就像瀏覽維基網頁,讀完一篇,又會順著篇章內的連結,繼續閱讀。

所以,對甚麼樣的事物產生好奇,其實是建基於你已知的,而非未知。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於 1994 年的論文,Loewenstein 為好奇心的方向建立理論,並以「資訊缺口(Information Gap)」來解釋。要引起好奇,「資訊缺口」不能太窄,也不能太闊。聽上去玄妙,但其實說出來簡單,情況就如書店購書,你應該不會主動走近兒童書籍部,或者對一本你已經讀過無數次的書本產生興趣,因為你相信自己已熟知該方面的事情(「資訊缺口」太窄);另一方面,你也不會拿一本心知完全沒法讀懂的書,例如以俄語寫成的天體物理學書(「資訊缺口」太闊)。

於 2009 年,一隊研究小組詢問實驗對象一連串各種問題,例如:有甚麼樂器是被設計用來模仿人聲?(1)地球所處的星系叫甚麼名字?(2)同時,運用磁力共震儀測檢他們的大腦反應。每一條問題,實驗對象也要估算自己的有多大信心答中,及對題目有多好奇評分。

一如預期,實驗對象對於已知的東西,好奇不多,而他們對於毫無頭緒的問題也興趣缺缺。而當他們對問題的答案有不錯的把握,又未完全肯定時,好奇心最高漲。

相關「好奇」的研究,還曾在 7 至 8 個月大的小孩進行。向他們連續展示不同圖案,透過他們的眼神,發現他們對「極似」、「類近」及「全新」的圖形有不同反應,「極似」及「全新」的圖形未能捉著他們的注意,而「類近」圖形出現時,最能夠緊捉他們的關注。從此實驗,可以看到大腦的天生學習程序及偏好。

也即是說,要學的新事物,與你已有知識,不能相距太遠。從動物生存角度來看,這是頂級的生物構造設計,因為最具成本效益,務求讓你盡快吸收新知識,遠離太窄或太闊的資訊鴻溝,增加生存機率。

當然,人類的「好奇」,非常複雜難解,最簡單是一同看三色台,有人的好奇是建基於如何令人更蠢,而有些人則好奇今晚那對男女主角幾時遇上第三者……但無論如何,這知識建構的天生程序,解釋了起點及習慣的重要,積習難返,或許,這就是為何一開始墮落,就很有可能只會更墮落……

答案:(1)小提琴;(2)銀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