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被創業」風潮

A+A-

近年有所謂鼓勵年輕人的創業風潮。

到底這個創業風氣是怎樣來的?是不是現在創業特別容易成功?是否像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大陸一樣,只要帶著鴉片進去,很快你就會從腐敗的地主的手上抽食他們本來毫無用處的錢財,以及從沒有希望的底層當中,把他們經濟最後的支柱都消費在你身上?

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美好。很多人會想你去創業,多數是解決他的問題。其實創業的機會,很多時就是「被創業」,雖然創業總有你個人的意志在,可能是圓夢,但被驅使創業也不失為大宗,畢竟我也說過,創業總是在服務他人。有很多原因別人是會想你創業的。

良性的情況就是有投資者,投資者有閒置的錢,他希望建立一些良好的未來收入來源,那找一個好的創業者去投資,讓這些錢變成一個未來能提供收入的事業。又或者,投資者自己的事業需要一個配套的服務,例如他本來是做玩具的,想要建立一個新的品牌,便投資你去做品牌經營。你投資你兼當你的顧客,諸如此類。

往下一步,就是製造履歷。例如你是富家公子,擺明一事無成,很可能你也覺得,我生出來就那麼有錢,為何要有甚麼事業成就而不去享受人生?但是你的家族不是這樣想,他們想要你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去擠身上流社會。維持家族日後的繁榮。

那麼,一事無成的你,被迫要「學做生意」,被迫要「當成功人士」,然後就是家族給你一筆錢去創業,再用盡一切方法令你成功,連顧客都是你爸的兄弟。如果成功的話,再有一堆人吹捧你的成功故事,講你怎樣生於富家也不忘創業,有多辛苦然後成功。最後弄了一堆光環,被迫扮演成功青年創業家的角色,再給網民嘲笑你只是個靠爸族。

但這還不是最惡劣的,還有更惡劣的是,就是幫人把失業數字變好看,大家都知道華人社會瀰漫著讀書就可以改善物質生活的迷信。但是現實你的物質生活是否改善,跟產業有關。當產業政策保守導致最後萎縮時,大學生畢業的失業問題開始上升,為了掩蓋這種問題,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用掩耳盜鈴的方式,讓學生們繼續讀書,學士碩士博士的讀上去,反正在讀書就不是失業。

另一種方式呢?就是被創業。既然大學生們都失業,那不如再當中找一些大學生自資出來創業,再由他們僱用另一些大學生,失業的數字又可以大幅減少了。這些數字很快就會變成「誰誰誰主政下失業率再創新低」之類。換句話說,其實你就只是變成別人降低失業率的免洗工具。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已很病態了?不,還可以更病態的。這些詳細就不說了,商業世界,本來就群魔亂舞。很遺憾的是,你創業,多少就是在學習當一個這樣的妖魔,如果你成功創業了,恭喜你,你就成為了馬克思最討厭的那些「資本家」了。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以為,我是想告訴你,創業是一種變態行為,所以你最好不要碰這個邪惡的世界?不是的,我反而是在說,可能你已經是,可能你有預備,你隨時會像李旺陽「被自殺」一樣,必須「被創業」。

也許你真的是個無能的二世祖,家族迫你創業,也許你真的失業,而你找不到一份優差,卻找到一個願意投資你的投資者。或者,你一早已知道,想你創業的人有別的意圖。不論甚麼原因,你得到一些資金去創業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不要因為他並不是完全你的意願,或者你沒那麼多動力,而沒有把事情做好。

目下所見,很多人的「被創業」,因為驅使他的人理由不健康,所以也欠缺動力把事情做好。這樣,其實是一種浪費。

無論如何,你手上是有一筆資本,有一個機會,客觀的體會這一點。然後,好好運用他,別人驅使你創業的理由,可能是很病態的。但是卻不妨礙你自己,去把這些病態的錢,拿去做合理的事情。有時正是因為那些錢不健康的,才需要用的人把他用得更真誠。

也許最後你做出的結果,跟一開始驅使你的人想像的不一樣,但只要結果對你和對他都公平,你能夠將一件病態的事情變成健康的。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鄭立,Cheng Lap,香港人。從不被寄望的職校生到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學碩士,曾任教職,後轉行創辦公司並開發電腦遊戲「民國無雙」。長於議題思辨、邏輯推演,評析經濟與政治局勢。現於香港「明報」,台灣 udn 「鳴人堂」專欄,以及 PTT 論壇發表文章。著有「有沒有 XXX 的八卦」及「希特拉救港攻略」。Facebook Page:Cheng Lap。

https://www.facebook.com/leglory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