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反增稅收--神話還是廢話?

A+A-

由列根時代起,共和黨人一直高舉低稅率為經濟發展的圭臬,本屆美國大選亦不例外,杜林普、克魯茲等人一致倡議減稅,杜林普更是野心宏大,一方面大刀闊斧減稅,另一方面續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同時又要平衡收支。不過,也是由列根時代起,減稅增加收入一說已被推翻,為甚麼政客樂意重覆犯錯,美國人又信之無誤?

共和黨人的減稅神話今日猶存。 圖片來源:路透社
共和黨人的減稅神話今日猶存。 圖片來源:路透社

列根及新自由主義派認為,減稅能鼓勵生意,刺激經濟,從而帶動就業,交稅人口及稅額增多,將能抵銷稅率下降所帶來的損失,「滴漏經濟」奏效,帳面稅收增加。皆大歡喜。

列根減稅無用

事實是,列根任內稅收下跌(GDP 佔比亦下降),赤字連年,國債翻了三倍。經濟學家 Joseph Stiglitz 解釋,富人稅率降低,利益未必流入實體經濟,創造就業,「做大個餅」;相反,隨 1980 年代金融措施放寬,美國企業「尋租」行為愈演愈烈,加上大量資金流入金融市場,鮮少投資實業,造就一個又一個泡沫。比起創造財富,資本更熱衷掠奪及累積財富,在這場零和遊戲中,中產階級及基層被掏空,釀成今日美國貧富懸殊的困局。

列根任內大幅減稅,以求振興經濟,反過來增加稅收,結果連年赤字。 圖片來源:路透社
列根任內大幅減稅,以求振興經濟,反過來增加稅收,結果政府連年赤字。 圖片來源:路透社

意識形態作祟

減稅無效,已有數據佐證,為甚麼共和黨人依然對「列根經濟學」深信不疑?可能是意識形態作祟。紐約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 Mark Kleiman 指出,共和黨執意認為「向富人徵稅,等於破壞自由貿易裨益全民的理論共識。」--所謂「認知同化」(cognitive capture)。柏克萊經濟系教授 Bradford Delong 則認為,政客拒絕認清事實,一味以民粹故事嘩眾取寵,共和黨人盲信市場經濟,認為所有既得利益都是理所當然,按照今日的經濟發展,全球化收益愈多,財富就愈集中,加上政府無意改善貧富不均,經濟繁榮對中產及基層而言,只會意味痛苦。

布殊任內大幅減稅,導致政府整體收入下跌。 圖片來源:路透社
布殊任內大幅減稅,導致政府整體收入下跌。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我感覺良好

那麼民眾為何又會相信屢遭否定的減稅神話呢?原因之一,或者是他們願意相信。行政系教授 Brendan Nyhan 及政治研究員 Jason Reifler 做過一個研究調查:聚集一批自稱保守派的人,向他們展示布殊減稅導致政府整體收入下跌的證據。結果,「保守派」不但不信,而且更認定布殊任內稅收上漲。

「誤解往往出自政客和批評家之口,」Nyhan 表示,「偏見一旦形成,就難以釐正。」對於美國民粹經濟理念,馬克吐溫有一句話值得借鑑:“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你不知情,不會害死你;你以為你知情但其實不然,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