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關上醫療歧視的大門

A+A-

文︰護瞳行動傳訊統籌(亞洲)李冠芬

aIDG15_626
Gumatj 族的長老彼德

紅色與橙色交差著,重複的圖案編織成一幅幅特別的藝術品——這是彼德的創作風格。彼德是澳洲原住民,也是 Gumatj 族的長老,和部落的文化守護者。性格風趣的彼德,畫作曾在全球不同地方參展,是外界了解澳洲原住民文化的一扇窗。

彼德有幸扮演活文化遺產的角色,但更多的澳洲原住民仍享受不到一般澳洲人的福利。因此,自 2006 年後,包括國際眼科組織護瞳行動等多個澳洲非政府組織,發起了 Close the Gap 行動,要求澳洲政府關注原住民的健康和醫療需要,包括增加資源資助眼科服務,承諾在 2020 年前解決原住民沙眼問題、改善原住民的住屋和衛生需要等。

彼德是一名原住民藝術家,特別關心文化傳承,要求跟他學藝的人,要從心牢記原住民的文化。
彼德是一名原住民藝術家,特別關心文化傳承,要求跟他學藝的人,須從心牢記原住民的文化。
彼德居住在澳洲北部的埃爾科島,就算患病,外出求醫並不容易。
彼德居住在澳洲北部的埃爾科島,就算患病,外出求醫並不容易。

澳洲,相比起一般市民,原住民得到的醫療仍然不足。澳洲人平均能活到 82 歲,而原住民則只有平均 59 到 64 歲。原住民較一般人多 6 倍機會失明,澳洲更是全球唯一的已發展國家,仍受沙眼肆虐,問題主要集中在北領地、南部和西部等原住民部落。

事實上在 1967 年,澳洲政府修改憲法,加強管理原住民事務,並改善他們的待遇。但儘管如此,原住民獲得的醫療服務仍然不足。

原住民社區在醫療上遇到的最大障礙,是連接觸基本的醫療服務和教育機會也欠奉,令預防疾病的工作備受打擊。沙眼就是一個例子,因為只要勤用清水洗淨雙手,就能避免以細菌傳播為主的沙眼。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居住環境欠佳,過於擠迫,也不理解新鮮食品和清潔食水的重要,導致健康問題屢屢發生。除了眼科外,原住民亦受糖尿病、心血管病和腎病等由飲食習慣引致的威脅。

彼德除了繪畫外,也很喜歡打獵和出海捕漁。
彼德除了繪畫外,也很喜歡打獵和出海捕魚。

彼德習慣每天作畫,又喜歡自彈自唱。數年前開始,他的白內障愈來愈嚴重。他擔心的不只是自己的視力轉差,還有原住民文化能否承傳。但他現在只有戴著眼鏡才能繪畫,否則只能亂塗一通。而每當在太陽底下走著,他的眼皮便會不期然垂下來,「像在為誰而哭一樣」,他苦笑說。

無法輕鬆繪畫,也代表彼德難以再教授繪畫或者賣畫維生。失去視力連他的嗜好也被剝奪——他居住在澳洲北部的埃爾科島,閒時會出海捕魚,在寧靜的海上漂浮著,也捕點海鮮現煮現吃。可是醫院離他的家太遠,令他遲遲沒有去求醫。

彼德在完成手術後,乘飛機回家,終看到蔚藍的海洋。
彼德在完成手術後,乘飛機回家,終於看到蔚藍的海洋。
患有白內障的彼德,在手術後展露笑容。
患有白內障的彼德,在手術後展露笑容。

在護瞳行動支持下,彼德終獲安排到醫院接受手術。他說︰「手術後我會看得見,我會做回自己喜歡的事,例如為孩子同社區打拼,為他們的未來打拼。我要繼續教孩子畫畫,不,他們不只是畫畫,而是要把文化放在心中,要明白。」

把彼德送到醫院只是舉手之勞,但勿忘社區還有許多彼德。通過培訓醫護,提供醫療設施等,在社區建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才是挽救更多彼德的上策。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