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三星 Note 7 與蘋果 iPhone 7 有掀起「手機革命」嗎?

A+A-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鄧敏琳

手機爆炸和炒賣的新聞成為近日城中熱話——三星 Note 7 的電池爆炸被廠商勸告停用,另一邊廂小米手機也傳出爆炸意外,人心惶惶;被市場看淡的 iPhone 7 甫推出,即吸引一眾「果迷」大排長龍搶購,轉眼又接連有故障的傳聞。智能電話動輒數千元,理應是「耐用品」,為何時至今日,卻變成一部極易損壞的消耗品?

手機爆炸和炒賣的新聞成為近日城中熱話。
手機爆炸和炒賣的新聞成為近日城中熱話。

手機廠商似乎從來未有理會過用戶的真正需要,推陳出新只是把原有功能「升級」、變換顏色、又或是添加華而不實的程式,無法進行真正的「手機革命」。消費者看似有無數選擇,其實是催眠自己眼前這部換湯不換藥的手機是「獨一無二」的。

綠色和平最近發表「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習慣及態度調查」,發現港人平均擁有逾 4 部手機。
綠色和平最近發表「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習慣及態度調查」,發現港人平均擁有逾 4 部手機。

我們有想像過一部理想的手機是甚麼樣子嗎?

綠色和平最近發表「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使用習慣及態度調查」,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手機品牌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太快,令人難以追上;近半受訪者認為手機生產商應為壞掉的舊手機負起責任,為消費者提供舊手機回收服務。

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手機品牌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太快。
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手機品牌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太快。

手機換款速度過於頻繁,既製造大量電子垃圾,亦生產大量的副產品消費品,例如手機外殼、電話線、螢幕貼等,它們難以回收和升級再造和轉贈,絕大部分手機外殼更使用了大量塑膠,其生產過程或是垃圾處理,都會對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香港的以物易物組織「執嘢」曾收回大量木質和膠質的手機殼,包括便宜的淘寶貨、設計精緻的壓花手機殼。可惜每當消費者換新手機後,這些嶄新漂亮的手機殼頓成垃圾,只能落入堆填區。

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變相製造大量電子垃圾。
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變相製造大量電子垃圾。

部分曾經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雖然能成功販賣至其他國家,更多的卻是落入世界各地的電子垃圾場,造成嚴重的化學污染。近日有攝影師走到非洲尼日利亞的電子垃圾場,看見拾荒者在數以萬計的廢棄手機中,苦苦找尋有價值的零件。這些電子產品由生產時就含有大量有毒的重金屬,包括組織工廠常用的苯(benzene)和正己烷(n-hexane)就有神經毒性和致癌的風險,這些重金屬一旦流進地下水中,對地下水或其他地方做成嚴重污染。

有拾荒兒童在被重金屬化學污染的電子垃圾場中尋有價值的零件。
有拾荒兒童在被重金屬化學污染的電子垃圾場中尋有價值的零件。

別以為香港能獨善其身,幾個月前有環保組織曾追蹤電子垃圾的全球流向,發現新界回收場非法拆解電子廢物,每日平均上千噸來自太平洋彼岸的有毒電子廢物,就在新界堆積成山,污染我們的環境。過去我們總覺得垃圾運走便與自己無關,卻沒有想過這些污染終究會遍佈全球,而最終我們都得自食惡果。

電子垃圾污染的影響跨越各國,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
電子垃圾污染的影響跨越各國,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

看看自己的手機,為甚麼用了幾年就會自動變慢、變熱?即使手機沒有問題,有些通訊程式也會升級,只支援新手機,變相淘汰舊手機。常說消費者有力量改變世界,不過手機行業一直以來都相當封閉,能夠入場競爭的都是大企業,而它們亦似乎牢牢跟隨著「大量生產、快速推出新款式」的潛規則,以確保賺到最多利潤。以前的手機動輒可用上數年以上,以筆者的母親為例,一部諾基亞的手機能夠使用多年,電力持久而不易損壞。從何時開始,我們的手機走上了這一條不可持續的過度生產道路呢?

手機產業必須盡快展開一場改革,例如確保工廠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毒物質、提供便利的維修服務、由生產商帶頭回收產品,重用其中的貴金屬等物料製造新產品以延續產品生命等,在設計、製造、使用和廢棄這四個過程中形成閉環回收的生產系統。

我們值得擁有一部更安全、耐用、保護環境的手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消費者的力量是改變行業的最大動力。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