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莎劇有合著者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日財爺以一句「To run, or not to run, that is the question.」,回應是否參選特首的疑問,巧妙與否見仁見智,但搏得各大媒體頭條,至少算是先聲奪人。倒是莎士比亞這位大文豪,正值逝世 400 周年牛津大學出版社表示,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分析,認為莎翁的 44 部劇作中,有 17 部是與他人合著,顛覆一般人之前的認知。

當然,莎翁本人也是話題人物,從信仰到性向,都為後世所議論,就其作品的原作人身份,更是爭持至今。牛津大學出版社表示,「新牛津莎士比亞」作品集中,Thomas Middleton 就被列為「皆大歡喜」的改編者,而被指是莎翁競爭對手的 Christopher Marlowe,更獲列作「亨利六世」三部曲的共同作者,屬主流莎翁作品集的首次。

過去被視為莎翁勁敵的 Christopher Marlowe,如今被認定是「亨利六世」三部曲的共同作者。圖片來源:Corpus Christi College
過去被視為莎翁勁敵的 Christopher Marlowe,如今被認定是「亨利六世」三部曲的共同作者。圖片來源:Corpus Christi College

主編 Gary Taylor 直言:「過去沒人有信心把這些名字印在標題頁上。現在時機成熟了,是因為就連莎士比亞,也踏進了大數據世界。」由 23 名學者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特殊軟件,從近 20 年才成立的電腦數據庫中,分析莎翁與其他同時代作家的作品,分析特定字句出現的形式和頻率,再將這些寫作風格,套進莎翁的作品進行對比,最後得出 17 部劇作是與人合作的結論,修正同出版社在 1986 年表示僅得 8 部作品的說法。

參與研究的 Gabriel Egan 承認,尚未弄清劇作家們是如何合作,但當時的劇本創作,常由一人撰寫大綱,再由他人創作分段,故有可能是 Christopher Marlowe 先寫,再由莎翁修改。Gary Taylor 就認為:「有趣的是看兩位截然不同的天才如何互動,也解釋了為何這部作品能打動與莎翁有別的讀者。」他指出:「我們能分辨出來,是因為 Marlowe 對政治、暴力及宗教衝突甚感興趣,他以另一種風格下筆。這些發現為作品增添趣味,而非使其失色。」

對於過往指二人是競爭者的說法,Gary Taylor 表示:「由 18 世紀起,就有大批學者質疑,而直到近期,我們仍未找獲任何證據。」但這次研究強力及清晰地證明,Marlowe 確曾參與莎翁的作品,「現在我們深信,他們不只互相影響,更是共同合作。有時候,對手也是會攜手合作。」

不過,對於梁特和財爺來說,情況似乎正好相反。這對工作伙伴,如今為了特首一席,倒是成了舌劍唇槍的對手。「人生如戲」,說的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