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大人物的好名字

A+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政治就是舞台,所以政客的名字,理應跟演員的名字一樣,要有幾分講究:大度得體,最好還能有點好意頭。

中國人從幾時起對名字特別有講究,可能只是晚近以來的事,看看三國到兩宋的人名,大多是單名,另外用字來補充解釋,關係有點像品牌(譬如 Nike)和底下的 Tagline (Just do it) ,這種搭配富有邏輯的美感,當然,如此奢侈的品味並非小老百姓可以擁有。

頭面人物的名字不能冷僻奇特,四平八穩之餘,還要格局宏大,像「曾國藩」,三字都極平常,卻已經加上了安邦定國的使命。「李鴻章」也天生是大人物的名字,尤其是和同時期「清流派」的李鴻藻相比,後者的名字也很好,但是不如「章」讀起來響亮,其才能、見識、格局更差得遠了。

好名字像一個好招牌,最好讀音順口、色彩明亮,在民國的梨園行最為常見,像梅蘭芳、余叔岩、馬連良、程硯秋,這些中文字的組合,光是寫在廣告上也特別好看。不過這都是藝名,比較花哨,普通人也受用不起——沒有藝術的增值,要這麼美的名字作甚?士大夫的名字,風格就比較嚴肅,要合乎道統,像晚清四公子的譚嗣同、陳三立,民國四公子的袁克文、張伯駒,顯然都器宇不凡。

女子的名字也可以向男子偷師。紅樓夢有這樣一段:賈雨村讚賞甄家,因為他家的女兒都從男子命名,不用那些春紅香玉等艷字,何以賈府的小姐名字裡都有個「春」,豈非落了俗套?冷子興跟他解釋,因為大小姐生在正月初一,所以叫「元春」。既有「大哉乾元」之說,「元春」之名簡直錦繡輝煌,立時顯出帝王氣象。

至於黛玉、寶釵、湘雲的名字,反而比丫鬟的名字平實,因為她們的名字是由身為官老爺的父親所改,但丫鬟的名字卻出自這些小姐少爺的「文青」品味,所以大丫鬟如司棋、紫鵑、晴雯、麝月、翠縷等,都如詩如畫,還有「襲人」這個奇葩名字,顯然是賈寶玉標奇立異的產物。

這樣的風氣在晚清和民國依然可見蹤跡,大家閨秀的名字反而用字平實,甚至沒有女兒之氣,像著名的「張家四姊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這裡的大小姐又用了「元」字),真是莊敬恭雅,只聞其名,如識其人。同樣的例子還有宋家三姊妹:靄齡、慶齡、美齡,看似普通,但魔鬼在細節裡:「齡」是完全中性的字,甚至有點老氣肅然,而不是常見的玲或者靈,顯得格外莊重,也很適合「國母」蔣夫人(或者孫夫人)的身份。

身為大人物,名字就不是小事了。我們普通人無所謂,但晉身為統治階層,就不好再用一些小家子的名字,如果由甚麼「家樂」、「志偉」、「嘉欣」去統領一個幾百萬人的城市,就好像遇到醫生竟然叫「二毛」、「喜妹」、「娥姐」 那樣,會令人很不放心的——這只是我的個人偏見而已。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