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稀有動物資料,竟導致物種滅絕?

A+A-
稀有物種火蜥蜴的相關研究出爐後,市面售價立時急升,引起一陣捕獵潮。

資訊愈公開透明愈好?資訊應否完全透明?這個議題在物種研究上爭論不休,因為物種資訊透明涉及捕獵、絕種、學術研究透明方針等重大問題。

早於 2006 年,有 4 名生物科學家去信著名科學期刊 Science ,以「科學描述足以危害物種」為題,嚴正指出假如生物學家發表最新確定的生物資訊前,沒事先警惕研究或會被商人利用、按圖索驥捕獵稀有物種出售,生物學家這點的疏忽或無知,間接助長過度捕獵活動。

文章中列舉了幾個情況,包括棲身於印尼的羅地島長頸龜(Chelodina mccordi)、在廣西發現的憑祥瞼虎(Goniurosaurus luii),以及生活在老撾北部的火蜥蜴(Paramesotriton laoensis),這些物種都是剛好在相關科學報告發表後,在國際寵物交易市場上變得炙手可熱,例如當年火蜥蜴的售價是每隻約 170 至 250 美元(即約 1,300 至 2,000 港元)。

1993 年在廣西發現的憑祥瞼虎。 圖片來源:jaona.webgarden.cz

不少人主張新物種的學術資訊應保持透明,因為長久來說,能減低重複研究的風險,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率。而 4 名生物科學家並無直接提議限制生物資料的閱讀權限,反而更加鼓勵科學家善用科技,監察網上交易市場的潮流動向,再篩選有甚麼資訊應該公開。

今年,另外 2 名生物科學家 David Lindenmaye 和 Ben Scheele 亦在 Science 上重申同一論點,更以「不要刊登」(Do not Publish)為題,進一步申述學術資訊過份透明的潛在影響,除自然生態平衡外,科學研究的持續發展、農民與科學家之間的互信關係等等,同樣是必然考量。

棲身於印尼的羅地島長頸龜。 圖片來源:repatrium

他們主張,生物資訊的透明度仍需全面調整,原因是捕獵者的非法行為已經威脅了生物科學家與農民之間的互信關係,足以阻礙科學觀察的持續發展。

他們以個人經驗為例:根據澳洲政府要求,在新南威爾斯州工作的生物研究人員,須提供最新確定的地點數據,以供更新澳洲政府公開的網上生物資訊庫;而在他們上載了罕見蜥蜴物種 Aprasia parapulchella(又稱 Pink-tailed worm-lizard )的發現不久後,農地主人便反映,有不少人慕名而至,為他的私人農地帶來滋擾。除此以外,在尋覓稀有爬蟲的過程中,無論那些人是否以捕獵為主,只要他們並非眼看手不動,如搬弄石頭,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舉動亦會影響微型生態,某些存活於狹窄石縫的爬蟲或因此失去棲息地。

有鑑於此,作者建議借鑒古生物學或考古學的做法,明文規範可公開的資訊。事實上,也有期刊正採用類似做法,如 Zootaxa 會在分類描述新物種時特意隱去其分佈地;PLOS ONE 則會自動過濾稀有物種的資訊。不過,假如這世界多一點自律的人,科學家大概能更專注在研究,真正保護稀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