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預算在愛沙尼亞:市民付錢,市民話事?

A+A-
愛沙尼亞第二大城市塔圖(Tartu) 圖片來源:visitestonia

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在全球 1,500 多個城市實行,其理念是讓市民參與運用公共資源的決策。民主社會中,首次大型應用參與式預算並不在西方國家,而是在巴西。巴西工人黨 1988 年在愉港(Porto Alegre)取得執政權,翌年在該市推動參與式預算。最初兩年,在人口達 100 萬的城市中,不足 1 千人曾參與地區大會等等的決策過程,但其後參與人數迅速增加,1992 年時已達到 8 千人,後來增至 2 萬人,成為參與式預算的神話。

美國紐約市在 6 年前起推行參與式預算,台灣亦有社區於 2015 年試行,在法國巴黎、英國多地也不乏這些案例。在歐洲東北另一端,近年崛起的創科小國愛沙尼亞亦不甘後人,於 2013 年起在第二大城市塔圖試行了參與式預算,維持至今。

愛沙尼亞於 1991 年才從蘇聯恢復獨立,由社會主義體制過渡至民主政體,現時全國只有 130 萬人,人口稀少,理論上有利實行參與式預算。塔圖科技大學行政學學者 Jelizaveta Krenjova 與塔圖大學傳媒及通訊學學者 Kristina Reinsalu 提出,雖然愛沙尼亞表面上的通訊科技快速發展,但在地區層面,通訊科技主要用作傳播資訊,而非凝聚群眾。

2013 年,塔圖終於開展參與式預算計劃。早於 2 年前,地方政府曾辯論應否推行計劃,反對意見一般是擔心民眾欠缺經驗或知識決定如何運用預算,或會只出於私利,又或不相信市民會積極參與。不過他們決定先在塔圖試行計劃,看看實際成效如何。

塔圖參與式預算中,審訂、匯報各項建議的過程。 圖片來源:Tartu.eu

試行方案敲定,塔圖市民可決定如何使用一筆 14 萬歐元(約 124 萬港元)的款項,相當於當地政府的下年度公共投資預算的 1%。當局先收集市民的建議,再經專家分析及合併類似建議,以及初步估算成本。計劃共收到 158 項建議,其中 157 項從網上提交,只有一份是書面提交;經專家審閱後,74 項建議得以過關,可在網上投票。全市 9 萬多市民中,3.3% 的 16 歲以上合資格選民參與投票。首年最終勝出的項目稱為「投資『文化中心』的展覽技術」,用於改善當地文化中心的設施。

汲取首年經驗,第二年的參與式預算計劃把撥款分開多份,每項建議的成本上限不可超過 7 萬歐元(約 62 萬港元),勝出項目不限於一個。塔圖的經驗顯示,市民提出的建議大多是改善或增建地區設施,而不論是提交意見或投票,大多是在網上進行。愛沙尼亞網絡科技發達,因此便利參與過程。此外,對於小規模的地區工程,過程不囿於冗長的諮詢和討論,而是交由專家團隊把關及協助估算項目成本,有利社區發展計劃。

反觀香港,2013 年政府推出了「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全港 18 區各得 1 億撥款進行小型工程,由區議會提出建議,再經立法會財委會審批。結果部分區議會的建議甚具爭議,如觀塘區半億造價的音樂噴泉遭批評是浪費公帑。但假如是市民付錢,讓市民話事,參與決策,會不會讓市民花錢花得更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