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法國外籍軍團和自由人

A+A-

DSE 狀元全部報讀醫科也遭人詬病,稱香港下一代眼界狹窄。但是社會出路太少,難道是他們的錯?奴役即自由,不僅在中國,在香港也是說得通的。

一百多年前「大清」將傾,滿地江湖,但年輕人有革命的「自由」,年輕的毛澤東可以浪遊中國而不必擔心餓死。也許,自由只屬於「江湖」,江湖有風險也有道,但沒有任何方式的極權,窮途末路的人可以拋下一切,在漂泊、遠征、探險,或者革命中,贏取自由。

法國外籍軍團(French Foreign Legion)可能是至今僅餘的江湖之一:年輕人不分國界聚集到一起,不必服從國家和政權,只為自己奮鬥,只忠於軍團。

這個軍團的名聲在荷里活老電影裡,經常被借用為浪漫英雄的背景:他們身穿淺灰軍裝,解開白色頸巾,摘下那頂形狀奇怪的白帽子,從落日處走來,確實給人遐想,法國歌后 Edith Piaf 有一首情歌就叫 “Mon Légionnaire”(我的軍官),對那些在槍口上拼命的男人極盡讚美。

但事實上,法國外籍軍團的名聲令人畏懼,也令人嚮往,但絕對和談情說愛無關。外籍軍團於 1831 年成立,總部設在阿爾及利亞的 Sidi Bel Abbes,也許是拿破崙連年征戰耗盡了法國能打仗的種子,七月革命過後,奧爾良公爵的政府希望另外成立一支軍隊當得起炮灰,從此不必理會傷亡導致國內民怨沖天,政治動盪,因此盡力招募外國人,畢竟,本國人民不會太介意外國人的性命。

過去報名參軍無須證件,已婚的人全部當作單身,可以重新給自己取名字,只要通過體檢就能入伍,尤其是「牙口」要好,才咬得動軍需餅乾。他們的格言是「軍團即祖國」,並不是為法蘭西報國盡忠。這支軍隊理所當然成為所有社會「棄兒」投奔的目標:窮人、罪犯、賭徒、債仔、異見人士、政治難民、落難的貴族後裔,以及失戀而不想當維特的少年,希望用自己的血汗爭取重生的機會。

早期法國外籍軍團的士兵,主要來自德國和北歐,其他則有比利時、西班牙和英國。大蕭條的時候曾有大量美國人加入軍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法國外籍軍團基本袖手旁觀,因為軍中有 43% 的德國人。1962 年阿爾及利亞贏得獨立,法軍撤離,外籍軍團的人數達到 60 萬的巔峰,其中阿爾及利亞人就有 5 萬。

法國政府對待外籍軍團的態度可想而知,軍團的死亡率非常高,也不設戰地醫院,但是眾將士似乎不太在乎,即使北非沙漠的氣溫高達攝氏 50 度,徒步行軍至鞋子裡都是血,但同袍之情、克己犧牲給他們救贖和存在感。

平時有多遭罪,享樂就有多放縱,酗酒、嫖妓、變裝、同性戀等等,都為軍官包容:因為「帝國可不是由處男締造的」。和當年羅馬帝國一樣,戰士都受到「種族優越感」的感召,相信自己所到之處也帶來理性、科學、文化、自由和進步。這些來自社會邊緣的軍人,和當年因為軍功而獲得羅馬公民權的人一樣,突然重新獲得了尊嚴和榮譽。

從 1831 年開始,法國外籍軍團就沒有錯過任何一場戰爭,也是去過最多地方作戰的一支軍隊,但骨子裡至今還流淌著 19 世紀的血:你勇武驕傲,準備隨時赴死,但沒有牽絆,可以闖蕩四海,長官總會罩著你,軍團給你榮譽,還能獲得一點放縱的補償。

今天加入法國外籍軍團的年輕人未必是出於窮途末路,雖然沒有人再跟他們宣揚「帝國主義」的優越感,但是用地獄式訓練改造戰鬥精英的思維並沒有改變,每年來自不同國家報名的人近萬,淘汰率將近 95%,精銳之名依然遠播。只不過,外國人參加法國外籍軍團,然後服役直至取得法國國籍,退役後在法國領取津貼,這不還是羅馬人的那一套嗎?

因為在古羅馬,公民就是自由人。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