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多妻會釀成基因災難?

A+A-
猶他州鹽湖城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又稱摩門教,聞名於曾經實行一夫多妻制度,於 1890 由當時的教會會長伍惠福(Wilford Woodruff)發布宣言,要求教會成員遵守當地的婚姻法律,不再堅持一夫多妻制度。不過在官方名義放棄一夫多妻制度後,一夫多妻引伸的後果卻逐漸浮現了。

在 1990 年,一名在摩門教社區的男孩前往求診,他擁有不尋常的面部特徵,包括額頭突出,低耳朵,眼距過寬和下顎細小,而男孩身心均有殘障。經化驗後證實,男孩是患上了遺傳病「延胡索酸酶缺乏症」(fumarase deficiency),當時世上只有 13 宗記錄病例,換言之患上此症的機率只有 4 億分之 1,極之罕有,這名男孩算得上相當不幸。

不過原來男孩的姐姐,也患有此症,他們的父母原先只認為她是得了腦麻痺症。最後男孩的主診醫生與研究所的人員,診斷出 8 宗的新案例。患者為 20 個月大到 12 歲不等,他們都擁有奇特的面部特徵,同樣是發育遲緩,大多不能坐立,更不用說走路了。而且他們都是來自亞利桑那州 – 猶他州邊界,稱為 Short Creek(現稱科羅拉多城)的地區。

當地有一個絕世隔絕的社區,屬摩門教基本教義派(Mormon fundamentalist)的一個分支教派——「基本教義派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Fundamentalist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簡稱為 FLDS),仍奉行一夫多妻制。

延胡索酸酶有份負責轉化能量,缺乏此酶素,會令供給能量予細胞的過程遭到干擾。人的大腦雖然只佔身體 2% 左右的重量,卻需用上 20% 的能量。這種新陳代謝不協調,對大腦的打擊是災難性的,可引發癲癇和發育遲緩等多種徵狀。

Faith Bistline 住在這個社區,有 5 名表兄弟姐妹患有此種疾病。她在 2011 年已離開了 FLDS 教會,在此前她曾負責照顧他們。延胡索酸酶缺乏症來自隱性基因,只有父母雙方均帶該基因時才有機會病發。Short Creek 得到這魔咒,一切也源於 19 世紀中期的事。

1847 年楊百翰率領一批摩門教信徒在猶他州一處山谷拓荒,即今日的鹽湖城。在一夫多妻制被廢除後,一批舊制度支持者在亞利桑那州的偏遠小鎮 Short Creek 定居下來,同時避免聯邦法警的偵查。到現時,當地有約 7700 人定居,小鎮成為 FLDS 分支教會的總部。Bistline 介紹稱,那裡大多數家庭都至少有 3 名妻子,因為那是可以進入天堂的基本數目。她自己就有 3 位媽媽,及 27 位兄弟姐妹。

延胡索酸酶缺乏症作為遺傳病,宗族的聯繫就是數學問題。就楊百翰而言,他的子女就生了 204 名兒孫,孫子又生了 745 個曾孫,直到 1982 年,據報他至少有 5000 名直系後裔。而在 Short Creek,兩大姓氏佔據該地,Jessop 與 Barlow。當地的歷史學家 Benjamin Bistline 於 2007 年曾向路透社介紹,大約有 75% 至 80% 的居民是社區奠基人 Joseph Jessop 與 John Barlow 的宗族。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遺傳學家 Mark Stoneking 說:「一夫多妻制讓總體遺傳多樣性下降,因為有些男人不合比例地影響了下一代的基因。」 在隔離的群體中,問題就更為嚴重,因為有些男人有多過一位妻子,而其他人則無任何妻子。在 FLDS 的社區中,不少男性在青少年時便被踢出社區,進一步縮窄了基因庫。

1953 年亞利桑亞國民警衛隊發起了名為 Short Creek Raid 的突擊行動,拘捕多名摩爾門教基本教義派信徒,因他們涉嫌違反一夫一妻制的聯邦法例。

延胡索酸酶缺乏症的源頭可追溯到 Joseph Jessop 與他的首任妻子 Martha Yeates,他們其中一個女兒嫁給了 John Barlow,從此兩大家族開始有血緣關連。至今在 Short Creek 中帶有延胡索酸酶缺乏症隱性基因的人數估計過千。

除了 Short Creek,西非不少國家也容許一夫多妻。科學家早前指出,在喀麥隆一個一夫多妻制社區,出現異常高水平的口吃情況。2014 年 3 月,肯尼亞議會通過法案,允許男人擁有多名妻子,而在許多西非國家,這個制度已實行了千年。

一夫多妻是許多男人的美夢,但封閉的社群卻造成遺傳病災難。BBC 的專題報道指出,好消息是,由於近親繁殖往往會發現這些難以覺察的隱性突變,研究這些社區,有助科學家識別更多致病基因。因遺傳信息本身是無意義的,要對醫學研究產生意義,它必須與疾病信息聯繫起來。事實上,在猶他州發現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要多的人類疾病基因,與摩門教歷史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