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世紀起,英法已素來不和,歷經百年戰爭、拿破崙戰役、美國獨立戰爭、殖民地爭奪戰,文化差異亦令兩國人民愛恨交織,近年脫歐討論更是激起爭執不斷,雙方關係降至新低。然而,大半個世紀前,英法原來一度計劃合併,組成「法英聯盟」(Franco-British Union)一國,只是最終並無成事。今日回顧這段歷史,正好為英國脫歐的未來帶來啟示。
1940 年 6 月 16 日,鄧寇克撤退行動兩星期後,時任英揆邱吉爾與法國國防副部長戴高樂在倫敦會面,計劃將英法合組成為新國家:法英聯盟。這項驚天計劃今日已為世人所忘,但其實當時整合歐洲的理念流傳已久,甚得兩地部分政界人物青睞,而且幾乎成事。
話雖如此,其實合併計劃也是為勢所迫。1940 年的 5 月 10 日,德國閃電襲擊法國,法軍防線不出一個月便告崩潰,國內一派高舉失敗主義,另一派則主張負隅頑抗,合併方案便是後者產物。6 月 14 日,納粹德軍進駐巴黎,英法兩國公務員立即聯合起草一份「法英聯盟宣言」(Declaration on Franco-British Union)。
方案並非戰時短期計劃,兩國將永遠合併為一:「在此現代世界歷史關鍵時刻,聯合王國及法國共和政府特此聲明,堅決對抗非人奴役政權,不懈捍衛自由以及正義,為此成立一個不可分裂的聯盟國……法英不再是兩個國度,而將是一個法英聯盟。」
方案預期消除兩國政制差異,由國防、外交、財政到經濟政策均奉行聯合決策,兩地國會擬於倫敦下議院合組。邱吉爾秘書表示:「面前有一座通往新世界的大橋,歐洲甚至環球聯邦的嶄新元素。」兩日之後,邱吉爾便將議案提交國會辯論,雖然本人對此不無保留,但仍決定暫緩疑慮,敬告全體議員「危難當前,決不容世人指責我輩缺乏想像力。」同樣,以民族主義者著稱的戴高樂雖對合併大計不無質疑,但仍敦促馬上頒行。
出乎意料之外,國會竟然興味盎然,邱吉爾憶述:「縱然龐大計劃考慮未周,意涵與後遺尚未明朗,但見到一眾老練政客一反平日冷靜、古板常態熱烈討論,令我有點訝異。」同日下午,戴高樂致電知會時任法國總理雷諾(Paul Reynaud),當時雷諾於波爾多避走德軍,英法合併計劃儼如「一線生機」,即刻熱切追問英揆個人是否同意,戴高樂將話筒交予邱吉爾本人確認,雷諾「喜形於色」。
倫敦方面,邱吉爾與一眾政黨領袖登上火車,準備啟程會晤法國政府代表,簽署合併法案(Act of Union),締造歷史時刻;法國方面卻是另一光景:雖然總理首肯合併,但議會及民間瀰漫失敗主義氣氛,加上英國撤離鄧寇克時遺下數以千計法軍於當地被迫向德軍投降,法國人對英國並無好感,國會議員更視合併方案為英國吞併法國的陰謀。
合併計劃來得快亦去得快。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英雄貝當將軍(Philippe Pétain)主張「曲線救國」,與德軍議和以保存法國:「英國注定滅亡。合併等於與屍體為伍。」另一位內閣大臣則表示「寧可淪為納粹省份,起碼知道下場如何。」雷諾於回憶錄指責:「反對合併盟國的人,正是準備向希特拉卑躬屈膝的人。」方案最終流產。
獲悉法國方面決定後,邱吉爾懷著「沉重心情」步出火車。未久,貝當接管法國政府並與納粹議和,建立維希政權(Régime de Vichy)。英國陷入孤立。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政治科學系教授 Dominic Tierney 分析,失敗主義在法國急速竄起,奠定了法英聯盟命運,假如雷諾早一星期提出,方案可能就會獲得接納,此後既無維希法國,法英聯盟更有機會延攬其他流亡政府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時和荷蘭,組建為與美蘇鼎立的「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
法英聯盟流產告終,卻預示了戰後歐洲整合計劃。冷戰期間,有份構思法英聯盟的法國外交官讓·莫內(Jean Monnet)並無放棄合併方案,不過轉成力推歐洲一體化,藉此避免國族主義帶來的戰禍,以及抵禦蘇聯威脅。合併理念催生出一系列歐洲組織,包括歐盟,讓·莫內亦被視為「歐洲之父」(father of Europe)。
歐洲大陸面臨戰爭威脅,連民族主義者戴高樂亦熱切擁抱融合,緊接冷戰又催化另一輪整合;反觀英國,戰後迅即遺忘法英聯盟方案,將自己塑造成孤軍奮戰的英雄,一方面與歐洲大陸保持距離,另一方面與美國維持「特殊關係」。戰後英法針鋒相對,邱吉爾與歐洲若即若離,戴高樂更拒絕英國加入歐盟。時移勢易,固然毋須一項政策奉行到底,不過歷史失憶症一直蔓延至今日。脫歐派力稱離開歐盟旨在奉行邱吉爾的政治遺產,是另一場「鄧寇克大撤退」—— 雖然在現實版的鄧寇克撤退兩星期後,邱吉爾就提出了英法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