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間閱讀的方法

A+A-

現代人處於資訊爆炸年代,有人會抱怨,平時上班上學已佔了一整天的時間,哪有時間再坐下正正經經閱讀?

宋代文豪歐陽修曾戲言自己寫的是三上文章,即馬上、枕上和廁上。其實他在「歸田錄」前段便記載了錢思公這人物,出生在富貴之家,但生平只有閱讀這一喜好,「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愛閱讀者,到處皆能捧著書本,讀得津津有味。現代版的「馬上」時間,也許就是上班族的通勤時間。

2015 年一項研究指出,每天上班需要花上 2 小時以上通勤的英國人,在過去十年間增加了 72%。隨著城市房價上漲,許多打工仔走向城市周邊地區居住,因成本較低,但代價就是要花更長時間乘車上班。香港人對於跨區工作亦不會陌生,看看鐵路公司資料,由天水圍到中環車程為 43 分鐘;住在新界的人,討厭的事相信包括了巴士在繞經區內多站後,才施然到達目的地。

時間寶貴,但美國千禧一代的閱讀量其實比老年人還要高。據皮尤(Pew)的研究顯示,美國 18 歲至 29 歲的讀者中 73% 在去年讀過至少一本印刷書,超過其他年齡層的讀者。與此同時,44 歲以下有 3 分之 1 的購書者希望花更少時間在電子設備上。專門從事圖書觀眾研究的 Codex 集團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停滯,印刷書銷售額在過去 3 年中均有上升。

Penguin 出版社發言人 Philippa Cowburn 說,公司已經開始出版袖珍版圖書,讓讀者放在口袋中,方便隨時閱讀。牛津大學出版社也發行了一系列通識讀本,每本書只有約 3.5 萬字,從書型設計到內容深度,嘗試引領人重投閱讀世界。而日本則長久以來把 A6 大小的書籍稱為「文庫本」,是許多人的車廂讀物。

當然,除了印刷書之外還有報紙、電子書等讀物及媒介可以選擇。

BBC Capital 專題假設普通成年人每分鐘可閱讀大約 300 字(英語),在每週上下班的六個小時內,讀者可閱讀約 108,000 個單詞,且還有足夠的時間檢查並更新您的 Twitter。這已經是「咆哮山莊」、「格列佛遊記」或「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囚犯」的長度不過,背後亦假設了在車上全程能舒適地展開手臂,翻開書本閱讀。BBC 專題繼而探究,因應個別的通勤情況,有最好的閱讀方式嗎?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神經心理學家 Wiebo Brouwer 教授就表示,讀詩非常適合短途的通勤。在完成每一個簡短的文本後,可讓人選擇是否要展開新的閱讀項目,或是準備轉做其他事。愛爾蘭「小小說」(flash fiction)作家 Adam Trodd 則推薦他的專長類型,小小說。這些長度在 1000 字左右的故事,與詩歌異曲同工。不知從哪裡入手的,可先讀讀今年 6 月才推出的小小說選集 Sleep is a Beautiful Colour

通勤時間達 30 分鐘的,則可讀一些小故事集,不妨聽牛津大學出版社書店副主管 Joseph Kennedy 的建議,讀讀故事大師 Anton Chekhov 與 Katherine Mansfield 的短篇作品,及一覽當代作家 Lorrie Moore 的風采。

時間在 45 鐘以內的,BBC 舉例可閱讀連載小說,如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Wilkie Collins 的長篇偵探小說「月光石」( The Moonstone),「月光石」原先亦曾在狄更斯所編輯的雜誌連載刊登。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三劍客」也是值得閱讀的經典。

假如旅途長達 60 分鐘,便有足夠時間讓自己浸沉在更長的作品之中。Brouwer 教授說:「從一本新小說開始,需要相當多的閱讀時間才能建立內部​​語境,以解讀和欣賞故事的獨立元素。而在短暫的通勤中,這種建立將不完整。」「通勤者或會認為,從故事中被撕裂所得到的失望,或會比只能淺嘗故事情節更加糟糕。」

英國心理諮詢師及小說家 Tade Thompson 表示,在短暫通勤中閱讀,意味著學習忽視外界刺激,專注手頭工作。他說:「要做得更好,將之變成習慣。」日子過去,驀然回首,沉悶的上下班垃圾時間,或已成為你沉醉於異世界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