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不公愈麻木的人,愈不願保護環境?

A+A-
阿里巴巴旗下天貓、淘寶兩大網路購物平台的 「2017 天貓雙 11 全球狂歡節」口號:「購物車空空的,但你擁有一切。」 圖片來源:路透社

雙十一是地球浩劫,立即觸動了許多人的神經。「淘粉」紛紛反駁為何要針對中國普天同慶的購物大日子,為何不去「黑」美國的黑色星期五,又表示反對雙十一購物必然是眼紅中國的強大。說起來,為何我們要提倡綠色消費,保護環境?能讓我的生活變好嗎?社會上總有些人,傾向從保護環境角度思考,有些人則對之漠不關心。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也很好奇,持甚麼價值的人,對於保護環境的意識會較高或較低。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Jim Sidanius 與康涅狄格大學的心理學家 Felicia Pratto 就利用名為「社會支配傾向」(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簡稱 SDO)的評分系統,來量度人能接受社會不公的程度。接受測試者需就一連串的陳述,例如「有些人群就是比其他人低等」。從這些評分中,研究員可看出哪些人具有種族歧視的傾向;可是假如拿這項測試來和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來比較,結果又會怎樣

今年 8 月「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期刊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匯集了來自 25 個國家的數據,探究人們在 SDO 的表現,與保護環境傾向的關連性。例如受驗者需回答他們會否簽名支持某項保護環境的請願行動,或他們會否為了減少碳排放而少駕駛、多使用單車或走路。研究結果顯示,SDO 得分愈高的人,即愈接納社會不公的人,較不傾向採取保護環境的行動。

在此需強調,這種價值觀的相關性得以確立,可以是一個機率的問題,即可以純然是統計上的巧合;但更讓學者感興趣的,是探究背後是否存在某些因果關連。擁有強烈公正感的人,同時擁抱利他主義,較傾向支持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注重自我價值提升和支配社會的人往往不太關心環境。該大型研究的主要作者、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環境心理學家 Taciano Milfont 謙虛地表示:「這是陳述性的發現,關係是顯著的,但我們並不清楚為何會如此。」

今年雙十一快遞公司的「盛況」。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學術上,這謙遜是有必要的,因為因果關係需要由實驗確立。不過,環境研究之中便有「成本轉移」(Cost-shifting)的理論,理論假設現今的環境破壞問題,皆源自破壞者或污染者的部分成本轉嫁到他人身上,因此破壞環境的人理所當然較不介意破壞環境。擁有強烈公正感的人,同時是利他主義者,他們便有可能會因為慮及他人的成本,包括下一世代的成本,從而較支持保護環境。

惠靈頓的研究團隊除了關注個人層面對社會和環境態度之間的關連,他們也研究國與國之間的分歧,看看不同社會是否對態度有所影響。結果顯示,發達社會和環境態度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社會較平等和人均收入較高的社會,他們亦較重視保護環境。

無獨有偶,今年 9 月發表在「環境經濟及管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探討了社會不平等與人們認知自然環境的經濟價值之間的聯繫。研究作者利用量度「願意付出」的方式,來了解不同人對於自然環境作為商品或服務的心理價值。例如蜜蜂傳播花粉,或可促成旅遊景點,因此具有經濟價值,人們願意為了保存而出價。研究收集了 22 個國家的數據,把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估值,與社會不平等程度來比,結果顯示愈不平等的社會,人民普遍對自然環境的評價較低。

一個愈不公正的社會,可預視人民對於社會不公愈為麻木,將不公平視為理所當然,對他人的苦難更無動於衷。換句話說,社會上充斥著自私自利的人,保護環境便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