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是港媽:懷孕歷程 —— 一步一步走過陰霾

A+A-
圖片來源:Ratchat/Shutterstock

第一胎:小產的悲痛

筆者提及第一次懷孕小產的經歷,隨後不少朋友表示身同感受。只是在我們這個比較內斂的社會,大家都報喜不報憂,有苦自己知。

4 年前,我獨自到診所做懷孕第 19 週的產檢。那天,醫生像平日一樣將超聲波儀器來回地在我的肚子上做檢查。可是,她突然嘆一口氣說:「剛剛我好像還看到胎兒的心跳,為甚麼現在不見了?」縱然她有多努力地去尋找那個會閃的心臟,最後還是證實我們已失去了胎兒,而我需要去做引產手術。

那一刻的晴天霹靂是我自出生以來從沒有經歷過。我走出診所,除了打電話給另一半和爸媽外,只有不停地哭,良久也沒法平靜下來。我獨自承受了引產手術,只因一切也來得太快,在醫生和護士未及趕到的情況下,我第一次經歷了陣痛和生產的痛,誕下了大兒子。

很慶幸,我們遇到了陳神父,得到他開解和安慰。我們把大兒子安葬在環境清幽的天使花園,令我們當下得以釋懷;而且也有過來人和同行者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們不覺孤單,不再只沉溺在悲痛之中,繼而再努力向前生活。雖然如此,此後有好一段時間,除了身邊的幾個好朋友,我對小產一事還是隻字不提。

第二胎:令人措手不及的早產

一年多後,我懷上了二兒子。懷孕初期,胚胎著床不穩,有出血情況,是作小產的先兆。醫生開了安胎藥和阿士匹靈給我,建議我卧床休息,直至 3 個月後的穩定期。那時悲觀的我跟另一半說:「我打定輸數了,有就有,沒有了也不強求。」3 個月後,血止了,我的心也定了。但隨著懷孕週數愈貼近小產週數,我又開始擔心。

慶幸遇上了很有同理心的婦產科醫生,她讓我每星期照一次超聲波,直至過了 19 週和能感受到胎動。這樣,我們捱過了上次小產的週數。往後的幾個月,我曾因為短暫地感受不到胎動而擔心又有小產的危機,但兒子玩完捉迷藏又會大力地踢我以示他確實存在。

懷孕 30 週,我們本來打算前往英國生產。豈料在上機前幾天,兒子就出世了。或許,在那個月,我太緊張,以致兒子急著要出世。他在 ICU 的那個多月,我們每天都提心吊膽,生怕收到醫院的來電報憂。幸好,他們只是提醒我們要補給尿片和濕紙巾。

第三胎:闖關者的勇氣

我的婦產科醫生忠告我,如果擔心的就不要再生。若要再懷孕,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再次早產。「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再次接受挑戰。

今年年初,我們很感恩懷上了小女兒,同時,也意味著我們要重新走過每一個關口。雖然我曾是英文老師,母語終究不是英文,我懂得的英文醫學詞彙,還是未能完全表達到自己。因此,對我來說,在英國生小孩是重新學習。

起初,我們打算找一個會說廣東話的私家醫生,在著名的私家醫院生產,再配合國家醫療保健服務系統(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 NHS)的醫院同步跟進。後來,我們發現 NHS 的醫院跟進得很好,而且能為我的情況提供較全面的服務,連私家醫生也建議我們到那家 NHS 醫院,於是,我們就專心只到 NHS 醫院覆診。我會再詳談在 NHS 婦產科做產檢的情況。感恩遇到一家好的公營醫院,不同部門的助產士也很專業、有耐性和貼心,令我在每個關卡都得到相應的支援和信心。闖關者就是需要同行者的鼓勵和支持,才能更有勇氣繼續走下去。

今天想分享自己懷孕的陰霾,並非因為已經成了兩孩之母,沖淡了我小產的傷痛,而是很想為自己的經歷寫一篇昇華的感受,令我有勇氣去克服曾經害怕面對的陰霾。在我們心中,小天使大兒子一直都存在在我們心間,他沒有離開過,只是用了另一種形式守護我們一家。他也伴隨著我經歷一個又一個的難關,是我一個向前的動力。這條道路不易行,但相信每對父母都在面對著類似的事,令我們成為更有閱歷的人,分享給子女不一樣的人生體驗。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筆者都不再是在香港的媽媽,也不願成為怪獸家長,所以以「筆是港媽」為專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