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也要「脫歐」?

A+A-
加國總理杜魯多。 圖片來源:路透社

去年英國脫歐鬧得熱烘烘,想不到今日的加拿大也在經歷一場「脫歐」,同樣掀起風波。當然,加國非歐盟成員國,所以加國的「脫歐」實與英國的脫歐不同。加國的「脫歐」是指當地近年就歐洲殖民者在加國留下的遺物遺產而作的去殖運動,此運動之所以抬頭,與加國遭歐洲殖民者爭奪的過去,以及其日益上漲的原住民意識有關。

加拿大作為殖民地的前世今生

英國在七年戰爭的北美戰場取得勝利的最重要人物,可謂阿默斯特(Jeffrey Amherst)。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加拿大作為歐洲殖民者海外屬地的歷史,可追溯至 15 世紀末。其時,英法兩國出海探索北美東岸,並在此聯同其他歐洲列強爭相建立殖民地,今日加拿大的土地正是被瓜分的目標之一。歐洲各國的殖民競爭最終誘發 18 世紀的「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故名思義,這場戰爭打了足足 7 年,時間約為 1756 至 1763 年之間。英國在此場戰爭可謂大贏家,根據戰後和約,她獲得大部分北美原本由法國及西班牙控制的土地。

協助英國在七年戰爭的北美戰場取得勝利的最重要人物,可謂阿默斯特(Jeffrey Amherst)。他在七年戰爭期間是北美戰場的英軍指揮官,由於他在 1760 年,帶兵成功攻陷蒙特利爾,結束法國在北美的統治,建立英國的統治權,他成為了尤其加拿大等英殖北美殖民地的英雄,聯同其他英殖時期大人物受到頌讚。故此,不少加拿大於殖民地時期建成的學校、城鎮和街道都以阿默斯特或其他英殖人物的名字命名。

自 1867 年開始聯邦化,逐步從英國獨立、自主自決的加拿大,今日走到另一個階段:愈來愈多人要把舊歐洲殖民者在街道建築留下來的名字刪去,換成原住民歷史中的名字。這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包括阿默斯特在內等殖民者在戰爭及殖治時期經常敵視,甚至欺壓原住民。而且,隨著今日原住民組織聲音在加國國內獲公眾和政客支持,加國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已經承諾,他履行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會保障原住民對社區地方的命名權利。

加國「脫歐」進行中

基於加國遭歐洲殖民者爭奪的過去,以及國內日益上漲的原住民意識,加國「脫歐」行動現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據「經濟學人(Economist)」報道,單是 2017 年,就有超過 600 個原住民地方名字新增到國家的土地註冊處,比起 5 年前的 358 個名字多近一倍。目前還待進行的命名多不勝數。

以處於今日加國法語區魁北克的蒙特利爾為例,其政府打算將城中的「阿默斯特街(Amherst Street)」改名,以抹去「歷史污跡」。取而代之,有提議是把阿默斯特改為作原住民的名字,其中一個可能的新名是「龐蒂克(Pontiac)」,在歷史上是對抗阿默斯特的原住民領袖。其他以歐洲殖民者命名的地方,又或與殖民者有關的建築也有可能面臨易名。

加拿大的原住民。

不過,加拿大將街道建築「脫歐」的易名工程並不易做。畢竟地名與該地的居民有關,地區政府在決定易名前必須諮詢當地民眾,民眾少不免與政府持相反意見。例如渥太華(Ottawa)在 2001 年要與附近的自治市合併時,發現有地名重疊問題,加國政府視之為一個「脫歐」機會,想把重覆的名字轉為原住民語言中的字眼,然而多年來屢遭反對,直到今時今日易名工作仍未完成。而爭議在政府一錘定音作決定後也不代表就此結束,就像艾伯塔省首都愛民頓將「第 23 大道(23rd Avenue)」改名為 Maskêkosihk Trail(難以寫出譯音,意思是「醫藥之鄉的人大道」)後,該省有議員就斥新名難以發音。

有關加拿大「脫歐」易名的爭議絕不僅止於上述案例,不過此政治文化去殖運動定必會繼續發展。一方面,總理杜魯多由中央政府做起,將貶抑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政治家從辦公大樓中除名,另一方,原住民組織取回地名命名權的主張也不見得會突然煞停,所以,在可見的未來,加國將繼續「脫歐」,更多地方將換上新的名字,而新的名字又會帶來新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