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家的人分六等,為何他們想做下等人?

A+A-

在香港,據說社會分作「有樓階級」及「無產階級」,這當然是一種過簡的說法,在有樓之眾中財富差距可以很大,無產者也依然可以富有,從來並非如此簡單的二元。不過,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社會按經濟地位分作 6 個階層,卻是明明確確的公民身份。

假如你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問當地人:「你是哪一層(estrato)?」第 6 層(Estrato 6),嗯,他應該屬於上流社會;第 4 層?那他的生活應該屬於中產或小康;第 1 層,他差不多可肯定是個窮人。

然而,這 1 至 6 級的分級制度,並非按收入劃分,而是據住宅的環境和地區決定。即你所租住或擁有的住宅,看起來很富裕,或在你附近的樓房看起來很富裕,便會被劃成較富裕的階層。在 1980 年代,波哥大政府推出這分級制度,後來擴展到近乎每一個哥倫比亞城市區都採用。

波哥大 Usaquén 區,綠色為第六層,紅色為第一層。 圖片來源:Borgota.gov.co

不同的社會階層所繳交的公用服務收費也有所不同,如水費、電話費、垃圾收費等,政策的原意是希望「高層人士」能按能力繳交更多費用,以補貼「低層人士」。不過這種把社會明確分級的做法,補貼的同時製造了傲慢、偏見。波哥大工程工人 Carlos Jiménez 本身住在第 4 級的住宅,他表示:「在 3、4 或 5 層之間分別不太,但在 1 與 6 層中會發覺他們在詞𢑥、衣著、文化方面的差異。」本來打算促進社會團結,分擔義務的制度數字,現在則加劇社會分化。

理想歸理想,以此制度來幫助窮人、緩解城市不平等,效率並不高。在過去的 3 年裡,波哥大政府向水務公司支付了近 7 億港元的資金,以彌補補貼的不足。另外也有奇特的評級例子。在 La Candelaria 的建築許多屬於歷史遺產,多是低層建築,即使該區住了不少專業人士及外交官,仍然獲得第 1 層的補貼。在哥倫比亞分層制度運行多年後,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哥倫比亞仍然是拉丁美洲第二大不平等國家。

還有一個漏洞是,市民競相爭取生活在較貧窮或便宜的地區,而社區則經常爭辯自身社區不應升級至上一層。現年 54 歲的的士司機 Carlos Córdoba 是一位自稱為「小氣的百萬富翁」,他選擇在第 3 階層的 Soacha 南部居住。他說:「我賺了很多錢。其實我可以住在北方,但我不想付錢。」他指在第 4 和第 5 層的社區很無聊,因為沒有人跳舞,喝酒,聚會和打架。Córdoba 認為分層制度是反映階級而不是創造階級,當人們「在自己的水平安分守己」時,城市會運作得更好。「如果我是第 3 層,那就是我。一個來自第 1 層的人,生活在第 5 層,怎樣能負擔得起牛奶的價錢?」社會的確傾向安分守己,因為一個來自第一層的人,重新評價做更高層的話,最終可能負擔更大。

衛報記者 Ella Jessel 認為,以上說話揭示了制度更大的問題,哥倫比亞已將這制度當成把人分等級的工具,而不是建築物。哥倫比亞的政府網站亦表示,分層並不是要產生這樣的差異,而只是把差異記錄下來。

但是波哥大羅薩里奧大學(University of Rosario)經濟學教授 Manuel Riaño 認為,這已加深了社會階層之間的分歧,並使窮人更受歧視。Riaño 指,他發現來自第 1 層或第 2 層的人,往往較難找到高薪工作。 任職老師的 Mónica Soto,來自第 4 層,亦贊同這看法:「當你面試的時候,他們總是問你住在哪裡 —— 而且你知道你住的地方與你的階層高低相關。」

波哥大政府也有留意到這些問題,2015 年重新當選的市長 Enrique Peñalosa 促請國家政府考慮過渡到新制度,以應對現時的缺憾,包括令地區階級化,富人聚在富人的地區,窮人則聚集成另一堆。波哥大政府、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和波哥大公用事業公司合作提出了一項新的聯合提案,建議使用新技術來評估經濟狀況而不是物業住宅。

一個健康、有活力、具希望的社會,理應充滿向上流動的活力。是否沒有了分層制度,社會就會變得平等,窮人便不會受到歧視?在香港,收入和財富狀況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即使消除了表面的分層,消除人們看不見的分層才是真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