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安慰人心:犯罪小說為何暢銷? 

A+A-

英國最受歡迎的小說種類是犯罪小說,去年犯罪小說的銷量達 1,870 萬本,較 2015 年以來增長 19%,超過其他文學類總和,佔全部書籍銷量的 36%,相比愛情和傳奇小說佔 10%,和科幻玄怪小說佔 6%。

為何英國人特別偏愛犯罪小說?根據 6 位犯罪小說家的解釋,主要是因為:

  1. 解謎的樂趣,其中有隱藏的線索、出乎意料的扭轉、聲東擊西的障眼法,以及有如拼圖遊戲的過程等。
  2. 可以從中窺探邊緣心理和人性黑暗。生活看似靜好,但邪惡總在蜇伏,現實中的恐怖案件往往令人髮指,震撼人性的良知。但在虛構世界裡,代入心理複雜的黑暗角色,是非常刺激的過程,讀者和作者都可以幻想自己是連環殺手,或者當一回神探。
  3. 讀犯罪小說是互動的過程,讀者不是單方面接收內容,而是一邊閱讀一邊破案,其中還包含競賽心態,許多人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謎底揭曉之前找到答案。
  4. 滿足人性對神秘和恐怖的好奇感:安坐沙發,在精神上進入危險陰暗的世界,面對內心深藏的恐懼,安全地體會驚恐帶來腎上腺素上升的快感。
  5. 包羅廣泛,適合不同人的口味:有人喜歡緊張刺激的案情,有人喜歡深入的心理描寫,給作者充足的發揮空間。

偉大的偵探小說家 Dorothy L. Sayers 曾說:「比起任何其他題材,死亡是為英國人的大腦製造樂趣的最主要來源。」(Death seems to provide the minds of the Anglo-Saxon race with a greater fund of amusement than any other single subject.)自 19 世紀愛倫坡、柯林斯、柯南道爾奠定犯罪小說以來,此一類型一直大行其道,至 1930 年代堪稱黃金年代。當時歐洲正面臨最大的威脅,戰爭帶來的破壞、不公平,生死無常,令人對秩序、穩定、正義產生渴望。

Dorothy L. Sayers 和倫敦推理作家協會的信物 “Eric the Skull”。 圖片來源:allthetropes

這時期的犯罪小說富有懷舊風格,背景常常是戰前的太平世界,直到一切如常的平靜生活,突然被一把刀、一聲槍響打破,但在恐怖事件和不幸發生之後,最終一定會破案,兇手一定被繩之於法,生活又會恢復平靜,犯罪小說提供的心理安慰,與人人盼望戰爭結束的時代心理相吻合。

今天的犯罪小說比起 1930 年代更為黑暗,更為暴力。譬如以 Stieg Larsson 的「龍紋身的女孩」和 Henning Mankell 的「維蘭德」為代表的北歐犯罪小說,將當地的荒涼、寒冷、漫長黑夜,孤獨小鎮的環境融入犯罪故事,以及常見的酗酒、吸毒、殘殺等情節,都堪稱當代特色。

人生無常而人心叵測,許多疑問都沒有答案,但是在犯罪小說裡,事情最終都會了結。暢銷驚慄罪案小說家 David Baldacci 說:犯罪小說是對現實的平衡,人心都盼望惡有惡報,邪不勝正,歹徒惡棍最後被繩之於法。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通常都會逍遙法外,只有在小說裡,好人才會贏,善惡自有報,破案之後,又是天下太平。

現實生活愈感覺不安,愈多未知數,今日不知明日事,讀者對犯罪小說的興趣愈大。今天英國面對宗教恐怖主義,中東亂局的後遺症,難民帶來的治安問題,以及脫歐的前途未卜,說到底, 犯罪小說的暢銷,依然是基於人性對安穩和正義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