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得多,才會進步更多

A+A-

上班族比任何人更信奉以和為貴,面對朝見口晚見面的上司同事,總勸自己忍一時風平浪靜。英國拉夫堡大學對話分析教授 Elizabeth Stokoe 解釋,我們想要與人和睦共存,即使無法同意對方,也會利用口頭或身體語言釋出善意,因此若有人質疑自己,心裡肯定有所抗拒,認為是對方挑剔甚至故意抬槓。但幾位來自不同範疇的專家皆指,你該心存感激才對,因為願意反駁你的人,才是那個令你進步的人

Guide To Dealing With Conflict At Work 的作者 Amy E. Gallo 指出,盲目追求表面的和諧並非好事。「人人都想在和平的烏托邦相處。但沒有相反意見,我們就無法把工作做好。做不好的。」她表示:「我留意到很多組織總說想要多元化的觀點、包容的工作環境,然而他們拒絕反對聲音時,都會說『我們不想聽到別的意見』。但反對才是帶出不同觀點和達至更大成功的重要途徑。」

以科學為例,新理論不僅要經實驗測試,也要經過其他研究員質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教授 Stuart Firestein 認為,這些提問極為重要。「很多時,我們實驗室提交以供出版的稿件,審稿人卻發現一些重要缺失。我對此很感激,因為我有可能直接把它出版,然後在公眾場合出錯。」他笑言:「現在則只有我自己和審稿人知道我是個白癡。」

Firestein 甚至形容,科學是一套需要分歧的系統。「我記得在會議上大家吵得面紅耳熱,過後卻一起去酒吧消遣,這才是該有的工作態度。」他認為:「無論你有多不同意一個人,都會保持一份尊重。」當然,沒多少人從事嚴謹的科學研究。但作為一介打工仔,勇於質疑、討論甚至反駁,於人於己都有益。

英國智庫 Academy of Ideas 創辦人 Claire Fox 指出,爭論能夠讓你與不同的想法「一較高下」:「這若是不能幫助你強化論點去說服他人,就是能讓對方改變你的想法。」此外,你亦可善用而非否定自負的一面。著名作家兼傳媒人 Jonathan Rauch 認為,「偏見、武斷和固執」都能為構思更好的想法提供燃料。「你想要的,就是人們在互相檢視時,提出個人的意見。然後你可利用那些偏見、斷定及分歧的能量。」

辯駁有時更有種力量,令人類思想中貌似缺陷的怪癖,最終都可能變成優點。認知科學家 Hugo Mercier 解釋:「如果你獨自一人,或是只跟想法一致的人溝通,你只會累積單方面的理據。這有可能導致過度自信和兩極化。」他與教授 Dan Sperber 在合著的 The Enigma of Reason 中指出,當人們進行爭辯時,推理上的明顯弱點會變成優勢,因為我們較善於評估別人的論點。換言之,由於我們「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爭論就成為讓對方指正你的時機。

Mercier 還指:「如果你跟政治光譜另一端的人進行和平討論,他們會摧毀你那些站不住腳的論據,並讓你知道另一方的論點,由此得出雙方同意的結論。」他與 Sperber 甚至形容,爭論是人類理性的自然歸宿。當你孤身一人,往往會懶於思考,只會收集支持自己的理據。唯有置身於與人對立的局面,找出對方理據的不足,同時讓對方找出自己立論的弱點,你才能驗證自己那套想法。

理想的話,每天與同事甚至整個社群,進行一場好的辯論,切記需邏輯嚴謹、彼此尊重。正如 Gallo 所說:「出現分歧毋須翻臉無情,也毋須尖酸刻薄。你可以帶著同情、同理和善良去溝通。」別要忘記,你並非為拗而拗,也不是故意挑剔,只是為了得到更多創新意念、更好的解決方案或是循科學系統追求真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