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 年 7 月 11 日,Hajra 最後一次看到她兒子。
當天波斯尼亞塞族部隊襲擊了原本由聯合國駐守的安全地帶。Hajra 當下就連同其他的婦孺、老人一起往城裡的東邊走,那裡有荷蘭的聯合國部隊營地。Hajra 的兒子 Nino 答應會聯同其他男人穿過樹林,前往已受波斯尼亞控制的城鎮。
最後,他沒有到達這個城鎮。他的屍體也沒有找到。
Hajra 之後打聽到她兒子的屍體,可能被埋在一座離開當時所處的城鎮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不遠的村莊裡。不過基於安全理由,風險太高,她實在沒有辦法親自去查證。一直到 2012 年,Hajra 終於親自到這村莊查證,並寫信要求有關單位幫忙尋找屍骸。結果在 2014 年只有小部分位置被挖掘,並且只找到 5 具骨骸。
一直到 2015 年中期,DNA 化驗結果依然沒有回音。Hajra 希望 5 具骨骸其中至少有一塊骨頭是屬於她兒子的,讓她能好好安葬他。這種等待是最令人難過的,畢竟戰爭已經過了超過 20 年,很多受害者的身份依然被泥土掩埋著。對 Hajra 來說,已經不奢望要找到全屍,甚至所有骨頭,哪怕只有一根指骨,她都願意。

在過去 20 年,各國的有關單位已經處理了戰後 4 萬個失蹤人口個案的百分之 70 。這雖然算是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今天其實依然有超過 1 萬名失蹤人士的身份成謎。
或許有人會覺得想隔這麼久後,尋找骨骸身份或家屬的工作就會沒有必要。其實都是誤解,只要有任何一方及政治目的,都可以是令有關機構加強尋找的原因。在波黑戰爭中,經常出現家屬在一個國家,屍骸則被葬於另一個國家,而跟搜索及配對有關的資料卻在第三個。有了這種跨部門、跨國的協調運作計劃,再配合進階的調查及鑑定技術,辨識身份的工序相信會比之前快。
剛過去的週二(11 月 6 日),波斯尼亞(Bosnia)及黑塞哥維那(Herzegovina)、塞爾維亞(Serbia)、克羅地亞(Croatia)、科索沃(Kosovo)及黑山(Montenegro)的代表,簽署新的計劃議案去增強彼此之間合作,更有效率地找尋波黑戰爭的失蹤人口及屍骸。
Hajra 過去 20 年,每一年都期待著戰爭的紀念日,希望當天公佈的各式各樣鑑定結果,可以讓她放下多年的包袱。可惜,暫時還沒有達到這種結果。每一年的失落,並沒有把作為媽媽的 Hajra 擊到。失落過後,繼續懷著難受但盼望的心情,等待著下一個紀念日的來臨。
參考資料
- Bomberger, K. 2018, November 05. It’s not too late to find wartime missing persons. Balkan Transitional Justice.
- Dzidic, D. 2015, July 10. Memories and Bones: The missing of Srebrenica. Balkan Transitional Ju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