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的前世今生

A+A-
圖片來源:Lane Turner/The Boston Globe via Getty Images

世界充滿著赤裸裸的不公平,有人從無過犯,只因出身異族而不獲發護照,或者被沒收護照,終身不得出國;但有些巨富,卻有本事同時手持 8 本護照,遊走世界暢通無阻。在全球化年代裡,薄薄的一本護照,足以決定你的身份與地位,究竟護照是何以滴水不漏,主宰全人類的行動自由?現代護照的發明要追溯到甚麼時候

不少研究身份認同的理論家都主張,民族主義及民族身份絕非與生俱來,有「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代表你是中國人,一切都只是意識形態的後天建構。美國社會學家 John Torpey補充,國家官僚制度同樣參與這項建構工程,發放護照等身份證明文件就是手段之一。護照除了主宰國民在世界上的行動自由,同時亦有利於國家把國族身份加諸國民身上,而且在國際上彼此承認。

當然,每本護照的地位各有高低,視乎其在國外所享的免簽證及落地簽證多寡而定。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超過 190 本護照當中,阿聯酋護照享有 167 國免簽證及落地簽證待遇,數量冠絕全球,但相較之下,世界大多數護照都沒有相近待遇,以致在不少人眼中,手上的護照往往是他們行動的障礙。或者有人會幻想,護照未發明前的世界可能更美好,大地任我行,所有人都來去自如,但很可惜,這並非歷史事實。

圖片來源:MARVIN RECINOS/AFP/Getty Images

在現代護照發明之前,人類活動亦不見得自由。交通技術落後,使古人遠行往往經年累月,客死異鄉的例子不計其數,對農奴、奴隸、契約僕人在內的大部分人口而言,一旦要遠行便必須私下疏通,取得通行證或通行文件,方可通過特定關卡。隨著全球經濟擴張,加上早期工業化對勞動力需求大增,促使跨地域人口流動愈見頻繁,原來的通行證機制逐漸崩潰。

即使到了 19 世紀末,歐洲進入高度工業化的時代,護照制度還未出現,在歐洲過境的手續還是相對簡便,對人口流動的監控尚未成熟。面對自由主義的興起,歐洲帝國擴張下國族身份模糊,成千上萬歐洲人前仆後繼移居美洲新大陸、南非或大洋洲等地,有的人得以用新身份重過新生。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形勢逆轉。當時民族國家相繼興起,成為國際的基本單位;共產黨在俄羅斯及其他歐洲國家崛起,是各國日益防範外國特務滲透的原因之一;各國勞動階層日漸維護自身利益,抗議新移民威脅本土勞動市場。這些因素統統迫使國家加強出入境管制,為移民人口制訂配額,使全球通行的護照制度成為大勢所趨。

1920 年,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在巴黎舉行會議,正式商議制訂國際規格的護照,加上攝影愈來愈普及和廉價,亦有助建立國際統一的護照規格。由此開始,護照逐步成為國際標準的旅遊證件,甫誕生便按國力分高下,國力愈強盛的國家,其護照在國際上所享待遇愈高。

護照的發明同時帶來不幸,某些無法獨立建國的民族,只能在其他民族國家寄人籬下,成為被排擠的少數族裔,部分更不獲發護照,淪為「無國籍」人士。譬如在蘇聯十月革命過後居住俄羅斯的外國人、在納粹德國統治下的無國籍猶太人、以色列建國後的巴勒斯坦難民等。在民族國家林立的世界裡,沒有護照就等同被剝奪出國的可能。

當然,護照的限制也並非沒有踰越的可能,對很多跨國精英而言,手持一本護照,絕不代表他們效忠一個國家,決定他們行動自由的,始終是他們手執的美元,錢就是遊走世界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