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 Chung:澳門如何成為真正的美食之都

A+A-

過去的週末,我去了澳門一趟,主要是為了澳門國際美食論壇。這個活動在南灣雅文湖畔舉行,台上有各國廚師表演廚藝,台下有十多個美食檔攤,市民只需要讚好澳門官方旅遊局的微博,以及玩遊戲就可以獲得美食券,用來換取食物,所以基本上是免費的。老實說,這類型的活動,幾乎每隔兩個月就在澳門舉行,我相信在香港也不乏同類型的,不過身在其中採訪兩天,我有幾個觀察和想法,也許能解釋一下為甚麼澳門雖然這麼小,但是能有與香港在美食界爭一席位的能耐。

1. 局長企足全程

這個我真的非常印象深刻,澳門旅遊局的局長文綺華,企足全程兩天。說實在,我們記者也是邊看邊吃,有時都要坐一坐,或者出去透氣,不過無論早晚,我出去飲杯咖啡之後,還是見到局長在台上或台下,每次台上的表演完畢,她都是第一個上前試食,給予各國大廚鼓勵,甚至幫忙做翻譯,這樣親力親為的局長,我還是第一次見。這代表甚麼呢?說來老土,有如此親力親為的高層,下層也不敢怠慢。就此觀察,她的政策還是體恤民情的,去年開始,澳門不少老店相繼結業,政府於是建立土生菜資料庫。現時澳門土生菜協會、旅遊學院和文化局透過文字記錄、口述記錄等收集所有關於土生菜的資料,如歷史、食材、烹調方式等,下一步會訂定土生菜的標準,希望在傳承方面做得更有系統和科學,光是這一步棋,就比香港政府更加有誠意吧?你能夠想像香港政府建立一個關於雞蛋仔和魚蛋的資料庫嗎?

近年不少美食頒獎典禮,例如「亞洲 50 大餐廳」,都在澳門舉行。雖然說他們有的是錢,想做甚麼也行,但也需要政府有 vision 有心有力才支持吧?你也可以爭辯,說澳門地方細,活動時,唯有大力推廣美食,不過起碼人家比較 target oriented。

2.食物水準高

這個真的不用我說了,澳門從小型到高級餐廳的水平,都在不斷提高,我在現場吃到的小吃,頗有驚喜,當中包括老店,例如皇冠小館的蝦子撈麵、雅馨緬甸餐廳的魚湯粉、特色澳葡菜如非洲雞,甚至是酒店級的蟹盒,雖然檔口的器材比較簡單,但做出來的食物水準也不錯。事實上澳門的食物水平,平均與香港的不遑多讓,甚至更好,我有不少朋友就喜歡趁著週末去澳門食一趟,酒店級的餐廳,平均都比香港便宜,水準高。

3.專業有待改善

其實活動算辦得不錯,但還有空間可以大大改善。我知道這種活動主要針對市民,但是司儀及在場支援的澳門大廚,實在可以提供更多專業的資訊,例如提供參加表演的大廚的來歷,以及該國的文化和美食資訊,甚至有翻譯錯誤,譬如瑞典大廚介紹 Horseradish 時,就被誤以為芝士;當中的對話和回應,對於市民和在場觀摩的各國大廚,難以增進各位的知識。如果希望整體的飲食文化水平提高,應該見微知著,每個細節都做得更加專業。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Gloria Chung(鍾詠嫻),飲食及旅遊記者、博客、食物造型師,對世界飲食文化充滿好奇,深信吃不止是兩秒的口腹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