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到大城市,不是安居樂業之法?

A+A-
紐西蘭的發展地區提馬魯(Timaru)。

紐西蘭不少地區城市正面臨人口老化危機,這些人口稀少的地方如何自救?提馬魯(Timaru)以低廉房價吸引在大城市難以負擔住所的年輕家庭,為地區注入勞動力,緩解老化問題;亦有學者不敢苟同,認為積極鼓勵外國人移民才是上策。

國際調查機構 Demographia 發表報告評估國際住房負擔能力,除了香港再次登上最難上車城市榜首,紐西蘭城市奧克蘭(Auckland)亦不遑多讓,位處第七。香港人上車難,無殼蝸牛只能捱貴租,但對紐西蘭市民或有移民打算的人來說,邊沿城市提馬魯可能是夢寐以求的安身天堂。

Michelle Marshall 與丈夫從倫敦回流奧克蘭打算建立家庭,卻發現怎麼努力、薪金再怎麼高也無法在奧克蘭買下一間房子。忍無可忍之下,Marshall 終決定遠赴 1,233 公里之外的提馬魯,在數月之間找到工作、買到房子,迎接即將出生的小孩。當奧克蘭的房地產中位數為 80 萬紐西蘭元(約 410 萬港元)時,在提馬魯只消 35 萬紐西蘭元(約 180 萬港元)。現在,Marshall 一家每月付房貸的錢,約為奧克蘭租金的一半。接受「衛報」訪問時,她表示,移居是最正確的決定 —— 負擔減輕,生活質素提高,每回通勤時間只需 5 分鐘,免去舟車勞頓之苦。

另一邊廂,23 歲的 Blair Hingston 受薪酬待遇吸引,去年剛大學畢業不久便移居提馬魯。對 Hingston 來說,住在這裡最惱人的事,便是地理位置偏僻,外遊交通的時間金錢花費更多;幸好這裡如同大城市般應有盡有。他到埗 2 個月後便買到自己的首間物業:「裡面有 3 間房、2 個廁所、雙車庫。」每月,都有更多與 Hingston 年紀相仿的年輕人移居提馬魯,他表示社區十分友善,並樂見這個愈趨多樣的人口變化。

年輕人置業困難,造就了小城市意外的復興。提馬魯是位於紐西蘭南島的一座平原城市,幅員遼闊,佔地 2,737 平方公里,比香港大一倍有多,人口僅 47,000 人。預計在 15 年內,提馬魯 65 歲或以上老年人將佔全體人口 3 分之 1 ,對年輕勞動力有強烈需求。

市長 Damon Odey 不太擔心提馬魯的人口老化問題。他指,當地入學率上升,年輕勞動力與為了置業的家庭遷入,情況已見改善。提馬魯現時的人口來自全球各地:「從前人口一直以澳洲及英國人為主,現在更見多樣化。」

以強調低廉的房地產作招徠,確能吸引新血,學者對此卻不甚認同。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人口統計學家 Paul Spoonley 表示,促進人口增長的最佳方法,還是透過完善的政策,直接引入移民,而非單以上不了車的奧克蘭人為目標。Spoonley 以加拿大為例,政府以總移民點數的一半來吸引新移民居住在特定區域,有助人口在市區之外平均分佈。而最令他感到沮喪的是,目前紐西蘭整體人口的 3 分之 2 來自移民,各地區卻沒有明確的移民政策。

由工黨領導的政府亟欲振興地區發展,與紐西蘭第一黨聯盟協議,投票支持發展北部地區。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為此在 3 年間撥款 30 億紐西蘭元(約 156 億港元)於省份發展基金(Provincial Growth Fund),期望刺激地區經濟、投資林業項目及基建等。

然而,Spoonley 憂慮省份發展基金只關注諸如林業項目的舊有經濟模式,投資最終只會石沉大海:「身處 21 世紀,地區決策者應該從服務、資訊料技及創意等方面令其城市變得更吸引。植樹固然具有環境方面的影響,但它無以創造出更多現代工作機會。」他直指,這些舊有經濟帶來的工作機會鮮能與社會及世界接軌,難以吸引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