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打贏假新聞的致勝關鍵

A+A-
一名芬蘭人整在閱讀當地報紙。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位 90 後批鬥父母的短片在這數天間瘋傳,事後被質疑建制陣營挑起世代矛盾,改變他們對「反送中」示威的取態;網上更出現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的掟磚改圖。現今科技發達,新聞以假亂真的程度難以辨認,「有圖有真相」也不再適用。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 Eliza Mackintosh 撰文指出,芬蘭意識到假新聞的嚴重性,於 2014 年已號召人民一齊打擊假消息。政府向美國專家請教,加強對假新聞的認識及制訂研究策略。芬蘭的教育制度也因此再改革,以加強民眾的批判性思考。

從小培養獨立思考

Kari Kivinen 是芬蘭一間雙語學校的校長。他制定課程,讓學生分組調查特定題目。練習內容包括審查社交網站的內容,透過騙取點擊率的文章了解媒體偏見,及探討假新聞如何利用讀者情感大做文章。他也讓學生著手嘗試寫假新聞。

Kivinen 說道,「我們想要學生在按讚和分享前想多一層 :誰寫的?哪裡發表的?能夠從其他來源找到相同的資訊嗎?」學校更同芬蘭事實核查機構 Faktabaari(FactBar)合作推出數碼讀寫工具包。中小學生可以透過它獲取正確的歐盟選舉資訊。

Kivinen 總結:「我們正在培養的,是將事實核查(fact-checking)、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及選民讀寫能力(voter literacy)作結合。」

全國性的自主思考

芬蘭有機構舉辦工作坊,內容包括指導參加者分辨假新聞。 圖片來源:Hgin työväenopisto/Twitter

芬蘭媒體也保持相當高的公信力。根據「路途社數碼新聞報告 2018(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8)」,芬蘭媒體的信任排行第一。新聞的高度自由和透明,讓民眾能夠自主思考資訊,而較少轉向其他來源獲取新聞資訊。

不止如此,芬蘭人的自主思考,亦反映於各種排行榜上 —— 幸福新聞自由性別平等社會公正透明度教育等。這亦與人民的閱讀習慣有關。芬蘭一年有 550 萬的人借閱將近 6,800 萬書籍。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的閱讀表現一欄,芬蘭在歐盟成員中排名第一。

管制網絡污染

芬蘭公共廣播公司 YLE 記者 Jessikka Aro 說:「Facebook、Twitter、Google…… 他們應該受管制,因為他們促成俄國網絡作亂者們為非作歹。」她解釋:「就像污染環境的工廠被設管制,這些社交網絡公司也應該負上責任。」

近年,各個社交媒體公司與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簽署了反假信息的行為守則。他們為提高自家平台的透明度採取了幾項措施,包括公開歐盟的政治性廣告;與第三方事實核查機構合作,刪減誤導性內容;以及封鎖假帳號等。

一場無止境的對抗

芬蘭成功戰勝假新聞,其他國家也開始仿效。各個歐盟成員代表,甚至新加坡,都前往當地考察學習對抗假新聞的措施。英國近期也積極調查脫歐事件中,俄國組織與假新聞的聯繫。

德國將對未能移除「不合法」之仇恨言論的科技平台處以罰款;法國禁止組織在競選活動時散播假新聞;芬蘭則公開展示上個月的全國大選結果作為廣告活動。他們的標語是:「芬蘭有著全球最好的選舉 —— 試想為甚麼」,從中鼓勵民眾去思索假新聞。

儘管如此,Kivinen 表示芬蘭的方法未必適合他國,各國應各有各做。芬蘭通訊專家 Jussi Toivanen 說:「打擊假新聞只會變得愈具挑戰性,而我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