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的起源,歐美各有差別?

A+A-
1910 年左右,巴黎一間販賣明信片的小店。 圖片來源:adoc-photo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出外旅遊,不少人都喜歡購買富當地特色的明信片,寄贈親友或留作紀念。從面世至今,明信片的歷史已長達 150 年,「德國之聲」報道,柏林通訊博物館最近舉辦一個明信片展覽,詳細介紹其成為經典的過程。但在海的另一邊,美國對於明信片的起源,則有另一套說法。

源自奧匈帝國

相傳世上第一張明信片,早在 1840 年已經出現,由英國作家 Theodore Hook 擁有,寄信者不詳。但由於 Hook 最為人熟知的是其惡作劇,因此有說那張明信片是由他寄給自己。至於獲後世普遍認同、明信片在歐洲發源的歷史,則要從 1865 年說起。

柏林通訊博物館創辦人 Heinrich von Stephan,在該年的奧德郵政聯合會議(Austro-German Postal Conference),提出創立一種名為「Postblatt」的新式信件,作為傳統信件以外的選擇。Postblatt 這個德文詞彙可解作「open post sheet」,譯成中文正正是「明信片」。可惜,會議最終否決建議。

直至 1869 年 10 月 1 日,Stephan 的構思被奧匈帝國郵政機關正式採納,製成「信件卡(correspondence card)」,成為明信片的雛型。

德國政府在滿受公眾憂慮和批評的情況下,亦決定效法鄰國,引入使用明信片,並於 1870 年 6 月 25 日在柏林初售。即使爭議聲不絕,初售當日仍賣出超過 45,000 張。兩年後,在德國寄明信片的費用,調整成寄普通信件的一半,實惠的價錢使其大受歡迎,自此流行歐洲。當時人們可連同已付費的「回信片」一併寄出,用作互相問候、邀約和應約。

到了 1885 年,明信片已能印或貼圖像和相片,這種圖文並茂的通訊方式有如今天的 Instagram 和 Facebook 等社交軟件,溝通的內容也變得多元化,例如閒聊、報平安、分享旅行體驗、傳遞節日和結婚祝福等。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明信片迎來了爆發期,一度被用作戰地信件,甚至有人用以宣揚種族歧視,散播反猶太主義

美式明信片

1870 年代美國的 Postal Card。 圖片來源:biodiversitylibrary

但在千里之外的美國,關於明信片的起源,則有另一套說法。根據博物館組織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所指,在 1861 年 2 月 27 日,美國國會批准 1 安士以下的私印卡片(privately printed cards)可附於郵件內寄出。同年,從事印刷業的 Jonn P. Charlton(或 Carlton)則發明了明信片,並申請專利。

1870 年,Hymen L. Lipman 將 Charlton 的明信片改名「Postal Card」重新發行。兩年後,國會通過法案,批准政府發行官方 Postal Card 於 1873 年 5 月 1 日開售,並把樣式統一:一面是通訊內容,另一面是收件人地址。

當時在美國境內,只有政府發行的明信片才能稱為 Postal Card,其餘的只能叫「Postcard」。那麼,它們究竟有何不同?雜誌 Linn’s Stamp News 指出,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前者蓋有代表郵費已付的郵章,即購買明信片的費用已包含在郵費內;後者則沒有,若要郵寄須另購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