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和平獎將於明日揭盅,提名當中以杜林普、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等爭議性人物最受關注,但一些默默付出的團體組織和地方運動,亦值得留意,北愛爾蘭的「綜合學校運動(Integrated Schools Movement)」便是其中之一。不過,「綜合學校」為何物?它如何推動宗教共融?英國「衛報」就此作出報道。
若有「綜合」,前提必先有「分化」。1919 年,愛爾蘭人群起反抗英國統治,成功立國,惟愛爾蘭島東北部的 6 個郡仍受英國管轄,組成北愛爾蘭。北愛爾蘭境內繼而產生兩大族群:親英國的新教徒和親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前者擁有管治權,佔整體人口大多數;後者則成弱勢。新教徒更以歧視和不公平劃分選區邊界(Gerrymander)的方式,剝削天主教徒的工作機會和政治權利。
1960 年代後期,天主教徒開始為爭取公民權益上街遊行,新教政府旋即以武力鎮壓,卻激起示威者奮力抵抗。兩派互不相讓的暴力抗爭,一路延伸至 90 年代末。30 多年的公民抗命,造成超過 3,000 人死亡,社會長期動盪不穩,尤其是首都貝爾法斯特市(Belfast)。直到 1998 年,雙方簽署「貝爾法斯特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運動才告一段落,但宗教仇恨仍然存在,現時首都市內更有 59 面分隔兩派社區的「和平之牆」。
然而,在最混亂的 70 年代,「綜合學校運動 」萌起,提倡讓新教和天主教學生一同學習,推廣和平共處、化解兩派仇恨。此概念到了 1981 年才成功實踐,第一所綜合學校建於貝爾法斯特市的拉干河畔(Lagan),並命名為 Lagan College,首批學生人數僅得 50 人,但仍被視為「黑暗中的曙光」。
「那時我認識了幾個來自其他社區的朋友,縱使我們的家只是相距 5 分鐘路程,但(因為社區對立的關係)我們從未到過對方的家裡玩耍。」作為 Lagan College 首批學生之一的 Sean Harrison 說:「學校改變了這一切,我們能聚會,甚至能到不同社區的朋友家中留宿。」
Lagan College 在成立初期困難重重,一方面受教會和政治家抗議,另一方面被政府駁回資助申請,營運資金需靠家長和民眾捐款。Harrison 的父母亦曾鼎力支持,他認為諾貝爾獎提名是對這場運動的肯定:「當我想到父母和其他人為了打破教派主義(sectarianism)的惡性循環而慷慨付出時,便感到非常驕傲。」
北愛爾蘭傳奇龐克樂隊 Stiff Little Fingers,曾在 Lagan College 建成前 2 年發表歌曲 Alternative Ulster,表態支持綜合教育,呼籲社會求同存異。主音 Jake Burns 表示這場運動值得勝利:「就算沒有(勝利),它亦進行至一個廣受國際尊敬的階段,這是非凡的成就。」
簽署和平協議的那一年,北愛爾蘭只有 43 所綜合學校、約 1.2 萬名就讀學生;時至今日,學校數目已增至 65 所、學生人數約為 2.3 萬,可是僅佔北愛爾蘭學生人口的 7%,運動仍需繼續。
Hazelwood Integrated Primary School 是其中一所新建的學校,成立於 2008 年,校長 Patricia Murtagh 表示,即使學校座落在「戰線」上,它依然是學生的第二個家,讓他們免受社會上的排他意識薰陶。「我們教導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他人,給予適當挑戰並協助解難,藉此建立良好公民應有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