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要變得可靠,可以靠誰?

A+A-

大學時期,論文若是引用維基百科(Wikipedia),定會被教授批評。即便如此,維基百科幾乎仍是所有人找資料的第一站,而且近年維基的條目會詳細列明出處,內容較以往可靠。不過,當中不少內容是出自紙本書籍,用戶或編輯者一時三刻未必能夠查閱全文,證明真偽,此時網際網絡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就幫上大忙,為維基條目補充證明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維基百科各條目中的引文出處,以了解相關資訊或驗證來源是否真確。但維基的文章有不少都基於紙本書內容,像「馬丁路德金」條目引用了 66 本書,要驗證相關資料,就需要找到實體書。

為此,網際網絡檔案館推出一項新措施,用戶可以直接點擊書名連結,預覽書籍引用範圍前後共兩頁,亦可以借閱書籍的數碼副本兩星期,與圖書館借書一樣。目前網際網絡檔案館已將維基條目中 130,000 條涉及各種語言的引用,轉換為 50,000 本書的連結。檔案館希望用戶可以查看及借閱維基引用的每本書,最終目的是要將出版過的書全部數碼化。

檔案館「網站時光機(Wayback Machine)」 服務總監 Mark Graham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圖書館,令更多人可以使用。」如果成功的話,項目將對學生、新聞工作者或任何想要查看維基條目引用的人大有裨益。

網際網絡檔案館夥伴拓展總監 Wendy Hanamura 舉例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關押的日裔美國人維基條目很難找到出處,但由於檔案館館藏包括有與西雅圖組織 Densho 共同建立的日裔美籍人士囚禁數碼資料庫,讀者可以透過網絡獲得許多稀有書籍。

網際網絡檔案館在 2016 年美國大選後,開始著手將數碼書籍編入維基。創辨人 Brewster Kahle 在演講中指出,由虛假新聞及不實的社交媒體活動,到對投票系統有被背後操縱的隱憂,技術及資訊系統中有很多技倆可以欺騙公眾。因此,Kahle 召集有識之士討論如何改善資訊生態系統,脆弱的維基百科引文是其中一大問題。書籍和學術期刊為維基編輯提供較可靠的資訊,但是這些資源多數不能在網上使用,或要付費才可用,而免費的互聯網內容也經常消失。

因此,網際網絡檔案館在 2001 年以來用「網站時光機」存下 3,870 億個網頁,更對紙本書及其他類似媒體進行數碼化處理,現已掃描 380 萬本書。組織更創建「InternetArchiveBot」,用作掃描維基條目中斷開的連結,並自動添加連結到已存檔的正常版本。Graham 指:「總的來說,我們已編輯了 1,400 條個連結,接下還要處理 1,100 萬個。」此舉相信可以令維基百科變得愈來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