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瑪雅戰俘

A+A-

2013 年,德國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瑪雅考古學家,在一個前瑪雅城鎮(今墨西哥)的水壩底,發現了約 20 名死者的骸骨。從骸骨看來,他們都是被殺後肢解。而透過同位素(isotope)分析結果得知,他們來自距離城鎮 150 公里以外的低地(即現今的危地馬拉),距今已約 1,400 年。

地理學家及考古學家透過微觀化學及地理科技,分析出骨頭內的資訊,此技術稱為「穩定同位素(stable isotope)」。同位素分析可讓研究員從微觀角度了解骸骨的過去,從而收窄地理位置的搜索範圍,得悉死者的出生地及旅遊史等資料。這技術不止應用於法醫人類學及考古學,它同時綜合了地理學(geology)、生物學(biology)等不同科學領域。而在日常生活中,它甚至可以分析及考究葡萄酒的來源地及出產地,提防假酒流出市面。一般而言,運用於考古學層面上的同位素分析,多數用作了解群體的飲食習慣(diet habits)及流動性(mobility),例如有沒有遷移等;於法醫人類學層面上,則用於辨認無人認領屍體的身份,例如協助推斷死者的出生地。

動物和人的骨頭及琺瑯質都能反映出食水、食物如動物及植物的來源,鍶則能用於推斷小時候的居住地。同位素分析的一個重要理念是:「你吃過、喝過甚麼,你就是甚麼(You are what you eat and drink)。」每一種食物的化學成分都會反映在體內的組織及體液裡。透過分析骨頭的骨膠原(collagen)、牙齒的琺瑯質(enamel)、頭髮及手指甲的蛋白質(keratin),甚至是牙齒及骨頭的礦物成分,即可大概了解此人的生活習慣。當中,頭髮及指甲的同位素分析可以追溯其短期(1 到 3 個月)飲食及旅遊習慣,牙齒及骨頭則能按個別案例,分析出其長期飲食及旅行習慣。

技術上,碳-13(13C),氮-15(15N),氧-18(18O)及鍶(Strontium,87Sr/86Sr)經常被用作同位素分析,因為它們比較穩定,不會因為時間而出現半衰(half-life)的跡象。其比例更會隨環境變化,從而協助我們獲取有關氣候變化、環境變遷及飲食文化等資訊。氧-18 及鍶多數用來了解遷移習慣,因為前者通常來自雨水及自來水等,後者則一般來自石頭。如果透過食物吸收鍶,它會如鈣質般儲存在骨頭及牙齒中。由於不同地區的石頭及泥土都蘊含不同的鍶含量及比例,因此更容易找到其相關地理區域。

在找到的 20 副骸骨當中,有 7 名死者因為蛀牙而沒有抽取鍶標本,因為這有機會使標本不準確而影響檢驗結果。在成功抽取的 13 個標本中,至少有 1 名成年人及 1 名嬰兒為該城鎮的居民。有 8 副骸骨的牙齒上有翡翠造的珠寶,以及刻劃門牙的痕跡,這些均代表其社會地位較高。另外,幾乎所有人的骨頭上,都有曾經被切割及以石頭造成的傷勢。這些分佈都代表他們是有系統地被殺及肢解。另外,骨頭亦有曾經受熱的跡象,有機會因為方便去掉皮膚及肌肉而被兇手暴露在火裡。由於骸骨上沒有任何人的牙齒痕跡,所以可以排除「食人」這個概念,但從其他痕跡看來,可以猜出兇手在處理屍體時,是本著「屍體絕不能完整」的想法。

在有關瑪雅文化的記載中,於戰亂時期,敵方會在公眾面前羞辱戰俘 —— 特別是敗方的精英分子 —— 然後將他們處死。這的確很殘忍,卻傳遞了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他們才是權力主導的一方。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