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怎樣誘導俄軍,逃離普京政權?

A+A-
攝於 2022 年 8 月,烏克蘭戰俘營中的俄人會從事黐貼禮物包裝等簡單工作。 圖片來源:Vitalii Nosach/Global Images Ukraine via Getty Images

俄羅斯士兵以勇悍堅忍著稱,但隨著戰事拉長、前線陷於苦戰,他們若是投降會被祖國狙擊,繼續奮戰則可能喪命或被烏克蘭軍方俘虜。今年初烏方設立「我要活下去」投降熱線,讓俄軍安全投誠。商業雜誌「福布斯」資深撰稿人 Craig Hooper 進一步提出,烏國可用多種懷柔方式,促使更多厭戰俄人「轉軚」。

事實上,在烏作戰的俄軍已顯劣勢。因為俄國一大部分現代坦克及裝甲車已被擊毁或無法運作,要開始使用庫存中 1940 年代末的老式 T-10 坦克及其他文物級武器,亦需求助於北韓、伊朗、中國及一些前附庸國。強徵的士兵甚至要在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奔赴前線作戰。

另一方面,烏軍正深入俄國各地進行突襲,公然襲擊宗教儀式地點及後勤補給線,又鼓勵當地人投降並支援叛逃。世界各地的情報機構也以各自的方式,勸導不滿普京政權的俄人離開。

不過,這些做法尚未能完全動搖前線俄羅斯士兵及部隊。因俄方一直沒有為前線軍人留下退路,令他們即使被困,也只能繼續戰鬥。二戰時的蘇聯也是如此,據德國陸軍軍官 Hans von Luck 稱,前線人員受到領導人控制,被灌輸:「如果你被德國俘虜,就會立即被殺死。而只要你退一步,我們就會殺掉你。」

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州,軍民合作組織移走一具俄軍屍體。 圖片來源:Sergiy Kozlov/AFP

前線俄軍如今處於相同困境,他們被普京強制徵兵,如想撤退或投降,就會被督戰隊(Barrier troops)追捕;若被烏克蘭俘虜,則會被烏軍用作交換在俄戰俘的籌碼,而最終若能回國,也只會面臨懲罰、被編入相等於監禁及死刑的懲戒部隊,或遭遇更慘下場。Hooper 認為烏方該令這類俄兵意識到,他們從戰俘營獲釋後,除了死亡、受苦及受刑之外,還有更多選擇。

他舉例,華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戈任在死前幾個月,曾譴責政權腐敗及痛斥俄軍行動失敗,成功贏得公眾、特別是貧困社群的支持。若著重同情那些注定要受腐敗領袖折磨的俄人,或是無法藉賄賂離開前線的俄人,必會在疲憊的徵召兵當中找到受眾。

在此情況下,若烏克蘭調查俄方威脅或射殺撤退同胞士兵的督戰隊,並指控做法屬戰爭罪,或可得到俄國前線被強徵入伍者的支持。烏國亦可對外展示戰俘營之內,俄國戰俘受到公平對待,甚至享有比在俄時更好的生活質素。

如今,戰爭不僅僅在戰場上求勝,任何能夠削弱俄羅斯軍事及內部安全機構的心理戰,都是烏國可作嘗試的策略。其他國家也可以提供協助,傳播烏克蘭的公共資訊,並對俄國社會施加更多壓力,推動集烏合之眾而成的俄軍走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