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群的發明:醫學口罩的歷史

A+A-
1918 年,有醫生及軍官在巡視西班牙流感治療情況前合影。 圖片來源:Gettyimages

武漢肺炎爆發,全城人心惶惶,人人戴口罩防疫,不單市面缺貨,更有黑心商人炒賣口罩。自從 2003 年沙士爆發之後,醫學口罩已經是香港市民個人護理的重要一環,有病戴口罩,基本上是香港人的醫學常識。

不過,在 19 紀世紀中前期,醫學界並沒有消毒的概念。當時外科手術的成功率很低,病人很多時因為細菌感染而死亡。直到 1860 年代,法國細菌學家路易.巴士德(Louis Pasteur)的一系列著作,確立了「菌原論」(Germ theory),指出細菌是常見疾病的元兇。菌原論改寫了後世醫學發展,並影響了跟巴士德同代的另一位著名醫學家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李斯特畢生提倡外科手術消毒技術,確立了現代手術模式,要求醫生穿白衣,並在手術前洗手,所有手術用具要高溫消毒。至此,外科手術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醫學家也建基於巴士德和李斯特的理論,研發更多的消毒方法和醫學用具,醫學口罩就是在這一個歷史背景下誕生。

究竟誰先發明醫學口罩,現時學界有兩個版本,較主流的說法,是由波蘭裔的德國醫生 Johann von Mikulicz-Radecki 於 1896 年發明。19 世紀末,醫學家發現即使為手術室環境和器具消毒,依然間中出現病人受細菌感染的情況,一些著名細菌學家如 Carl Flügge 推斷人的汗液和唾液都會帶有細菌。這個時候,Mikulicz-Radecki 就設計了紗布封口的小裝備,被視為醫學口罩的始祖。除了口罩,他也普遍被認為是第一位使用手術手套的醫生。也有一個說法指,法國醫生 Paul Berger 於 1897 年第一次把醫學口罩應用到外科手術。

根據醫學史學家 John L. Spooner 在 1967 年的研究,到 1898 年,已經有學者以兩重紗布設計口罩,再到 1900 年代初,在 Berkeley Moynihan 等醫學家倡議下,醫生做手術時都普遍戴上口罩。在 1916 年 S. J. Meltzer 的研究認為醫生和病人配戴口罩,能有效減慢小兒麻痺症傳播的速度;而 1919 年 George H. Weaver 在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發表有關預防及處理白喉的論文,奠定了醫學口罩的使用流程,例如要把口罩消毒,變濕了就換新的,也避免用手觸碰口罩。

到了 1940 年代開始,無菌技術以及抗生素的發展愈來愈成熟,醫學口罩在手術室作用已變得次要,在 90 年代,有醫生就指出,口罩的功能不單被其他技術取代,也會因為產生蒸氣而影響醫生的視野。2015 年,「皇家醫學會誌」(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就刊登了一篇論文,指出現時沒有充分證據顯示,在手術室配戴口罩能大大保障醫生和病人免受感染。反而,從成本、舒適度和醫護團隊溝通角度出發,文章建議尋找口罩以外的模式。

儘管愈來愈多學者質疑,醫學口罩在手術室的作用,但它在東亞各國慢慢普及起來。首先是日本,1918 年代的西班牙流感和 1923 年的關東大地震後,日本人養成了配戴口罩防疫和防塵的習慣。而在 2003 年沙士之後,每當有疫症爆發,東亞各國的人都會配戴口罩,西方國家則依然沒有這個文化,一些人甚至為之不解。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 1 月就推出專題報告,分析配戴口罩的作用。病毒學家 David Carrington 坦言配戴口罩並未能有效阻隔空氣傳播的細菌和病毒,因為大部分的口罩都太鬆、沒有濾芯,而且保護不了眼睛。可是,不少醫學家認為全民戴口罩依然有助防疫。首先,當人們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口罩可以幫助阻隔飛沫,避免感染其他人。另外,配戴口罩也能有效減少手口接觸。2016 年,新南威爾斯大學一篇醫學研究就指出,人們每小時會平均觸碰面部 23 次。要有效防疫,除了配戴口罩外,大家也要注意個人衛生。英國國民保健署就提醒市民要勤用溫水和皂液洗手,減少觸碰口鼻,保持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