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讓東南亞不再依賴中國?

A+A-
柬埔寨施亞努市(Sihanoukville)的中國遊客購物中心。自疫情爆發以來,當地依賴中國遊客的旅遊業遭嚴重打擊。 圖片來源:TANG CHHIN SOTHY/AFP via Getty Images

近年,中國已成為東盟(ASEAN)十國裡,其中九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國,且對十國均是日益重要的出口市場。但武漢肺炎打擊全球旅遊、航運以至生產鏈,依靠中國投資、遊客消費的東南亞固然首當其衝。疫情或同時讓人窺見,一個不再過分依賴中國的東南亞

早在疫情爆發前,已有不同人士提醒東南亞國家勿過分依賴中國。如今,武漢肺炎終於打擊東南亞地區旅遊業。一位在越南沿海城市峴港經營旅館及桑拿的韓國商家指:「現在我已沒有任何客人。但我有大約 35 名員工,每月仍要花 2 萬美元支付工資。」

遊客足跡減少的地方,還有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及新加坡等嚴重依賴中國旅遊業的國家。據英國數據分析公司 GlobalData 旅遊業務主管 Animesh Kumar 估計,這些國家將分別損失至少 30 億美元旅遊相關收入,主要原因正是「沒有中國遊客,同時,來自其他國家的遊客,對在中國附近旅行感到擔憂」。

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國家中較貧窮者,如柬埔寨、老撾、緬甸及越南,對中國的出口增速已超過進口。儘管以上國家能創造大量工作職位,縮小與其他國家的發展差距,但她們同時過度依賴中國市場,令其更容易受疫情爆發影響。假如工廠長期關閉,越南的出口將受最大衝擊。即使近年有外國投資者因應中國生產成本上升,轉向東南亞設廠,但由於現時缺乏來自中國的原材料供應,許多工廠仍處於空轉狀態。在柬埔寨,便有約 200 家工廠可能被迫停產,影響國內 10 萬多名製衣工人生計。

本年 2 月越南諒山市與中國之間的友誼關口岸(Huu Nghi),大量貨車滯留無法過境。 圖片來源:路透社

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引述分析人士意見,指需求受抑制,肯定導致整個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放緩。與中國雲南省接壤的老撾北部省份,一直依賴與雲南的貿易市場,但現時貿易活動經已停止。琅南塔省(Louang Namtha)的村民便表示:「每年 3、4 月都會有中國人組團到村莊採購農產品。但現在我們與中國的邊境關閉,這些橡膠、西瓜可能找不到買家。」

號稱十四億消費人口的中國,所能影響的範疇當然不限於此。連接兩國的磨萬鐵路(Vientiane–Boten railway)及磨丁經濟特區(Boten Special Economic Zone)亦是一片蕭條。再把目光放大,不難發現,整個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尼高鐵及水力發電等項目正停工或推遲建造;由中國企業承擔的地區建設項目,當下皆有類似景象。

中國對海外投資的承諾,或許再未能兌現。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蕭條,可能導致國內資金嚴重短缺、信貸危機浮現。因此,部分中方評估為高風險投資的「一帶一路」項目,可能無法成事。若中國政府現時打算把經濟重心,轉移至提振國內緩慢的經濟增長,則以數千億美元計、向國外大撒幣的黃金歲月可能已成過去。到頭來,中方更有可能轉為強調「一帶一路」倡議,乃「集體努力而非單方面貢獻」。

既然「一帶一路」現時陷於停頓,當地政商界人士若要改變昔日過分依賴中國的發展計劃,又如何是好?文章指出,除了降低利率外,東南亞應從長遠角度改革政策,建立屬於自己、更有利可圖的製造中心(manufacturing hubs),從而在全球供應鏈擔當更重要的角色。不過,東南亞地區的領導人如柬埔寨首相洪森,未必考慮擺脫依賴。就在歐盟撤回給予柬埔寨的免稅貿易優惠時,洪森選擇出訪中國並表示:「沒必要停止從中國來的航班,這樣會破壞我們的經濟及與中國的聯繫。」

文章最後提到,對一直努力追趕世界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武漢肺炎可能是改變遊戲規則的轉捩點。假如東盟成員團結一致作嚴肅抉擇,則現在便已是東南亞自行決定如何轉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