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於 2 月初製作的「意大利人擁抱中國人,支持抗疫」短片,到近期「中國派遣特別醫療隊前往意大利」片段,可見中國對自身的宣傳,已由較早前的「我不是病毒」,走到今天的「馳援外國」。有專家指出,隨著中國武漢肺炎新病例下降,中方開始動用各種宣傳機器,改善國際形象,並將其威權體制描繪成應對危機的理想方式。
上星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武漢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 12 日表示國內疫情高峰已過。週一,新華社發表專欄文章,強調中國已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對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爆發。文章更表示,中國正派遣醫學專家出國,協助意大利等國家應對疫情。「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道稱,中國正向世界證明,自己已成功「擊敗」病毒。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研究中國政治傳播的學者 Maria Repnikova 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共便受到龐大公眾壓力。然而,「中共利用『抗擊病毒』的敘事,來提升其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顯示出自身既有能力抵禦最嚴峻的災難,同時能運用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抗疫」。至於西方媒體及政界批評,中國早期處理疫情爆發的手法方面,Repnikova 認為,中國正抓住機會,通過宣佈在對抗大流行中取得勝利,來重塑此一敘事。
「這對中共來說是及時雨,可以將早前『麻煩製造者』的角色,轉變為抗擊大流行的全球領導人角色。」目前為止,Repnikova 指中國的宣傳努力已取得一些回報,包括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讚揚,而不少西方媒體對事件的敘述,亦已從批評角度,轉變成視中國為學習榜樣。
「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日前便抨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於剛過去週末一篇標題為「中國冠狀病毒使我被隔離,我覺得在當地比回美更安全」(Coronavirus in China kept me under quarantine. I felt safer there than back in the U.S.)的評論文章。報章批評 NBC 提供了平台,讓一名並非醫療或危機管理專業,僅在近期於中國度假的美國音樂教授,表揚導致這場危機的中國政府。同時,該文章卻對中國起初掩蓋疫情的所為隻字不提。箇中的矛盾在於 —— 在文章裡比較美中兩國的自由,卻未有提及中國懲罰揭露疫情真相的人。
除了在國際戰線宣傳形象,澳洲國立大學旗下澳洲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負責人姜雲則認為,中國整體宣傳目標,是要維持國內社會穩定。她以近日「感恩」教育宣傳引起的迴響為例:「『感恩運動』原本是要人民感謝中共在抗疫所做的工作。但公眾的回應負面,新的宣傳策略因而出現 —— 習近平到訪武漢,向受疫情影響的人表示『感謝』。」據姜的分析:「很可能是中國政府為宣傳而嘗試的新戰略。從這一新方向宣傳,能引起中國人更積極的反響。」
此外,疫情全球大流行,亦減輕了中國政府現階段受到的輿論壓力。姜補充,儘管現時人們對中國政府處理危機的方式仍有大量不滿聲音,但湖北省以外的人普遍認為,中國疫情已受控,反而世界其他地區開始變得混亂。因此,「在其他國家努力尋找正確方法遏制疫情之時,針對中國政府的批評亦會有所減少。隨著其他政府正在全力抗疫之際,中國人或會想:不是只有中國出問題。」
同時,中國官媒正向外大力宣傳,自身如何派遣醫學專家前往其他國家協助抗疫。 姜認為:「中國是要向世界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採用從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自身的體制在處理危機方面,表現比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更好。這種情況令中國有機會展示威權主義的優勢。派遣專家出國,則是表明中國人乃『優秀世界公民』的好方法。」
Repnikova 進一步稱,中國隱藏負面新聞,另一方面宣傳自身實力及對國際社會承諾,已成功扭轉敘事,把自己由「受害者」轉為「老師」或「領袖」。「這反映中國領導人渴望利用任何機會,塑造中國的良好形象。隨著宣傳的持續,相信會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團隊及物資,派往主要高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