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病毒分類:正在變種的武漢病毒

A+A-
Paul McKay 醫生與團隊正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圖片來源:TOLGA AKMEN/AFP via Getty Images

截至 4 月 1 日,全球已經有超過 88 萬人感染武漢肺炎,超過 4.4 萬人死亡。大眾都知道武漢肺炎的元凶,是所謂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學名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 2 型」(SARS-CoV-2)。嚴格來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單一一種病毒,事關它其實一直變種,並已至少衍生出 8 種不同亞型病株(strain)。

首先要理解病毒分類的級別,冠狀病毒其實是核糖核酸病毒(RNA virus)之下的一個亞科(subfamily),核糖核酸病毒的例子還有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和伊波拉病毒等。而冠狀病毒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核糖核酸病毒亞科,它比大眾想像中普遍得多,有 15% 至 30% 的感冒個案,就是由人類冠狀病毒(Human CoVs)引起。冠狀病毒亞科之下,有 4 個不同的屬(genus),分甲、乙、丙、丁型,由普通的人類冠狀病毒 OC43,到我們熟悉的沙士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以及今次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都是屬於乙型冠狀病毒屬(Beta-CoV)。

在乙型冠狀病毒屬之下,我們認識沙士病毒、武漢病毒一類病毒物種(Species)。由於科學進步,科學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新物種的冠狀病毒,這些病毒大多只存活在動物之中,暫時對人體無害,而今次的武漢病毒顯然就是一大例外。大部分病毒物種都會不斷變種,繼而產生很多不同的分型,我們可稱之為毒株(strain),武漢病毒也一樣。多間美媒就報道,武漢病毒確定變種出至少 8 種不同毒株;有冰島科學家更表示發現了 40 種不同變種。舉一個設例,某一個英超球星染到的武漢病毒,和一個香港紀律部隊成員惹上的病毒,就可能有不同特徵。而在 3 月 24 日,冰島更有患者同時感染到兩種不同武漢病毒毒株,成為全球首位雙重感染者。

冰島科學家 Kári Stefánsson 向英國「每日郵報」指出,這些病毒在世界各地變種,例如奧地利、意大利、英國等地。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忙於研究新病毒的基因排序,把新資料即時上載到醫學網站 Nextstrain,讓各地專家了解病毒的傳播路徑和變種情況。而病毒變種,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公眾不必過分憂慮。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教授邱華彥(Charles Chiu)就指出,武漢肺炎的變種速度不算快,比流感病毒慢大概十倍,跟沙士病毒相若,而且不同毒株的生物差異很小。最重要的一點是,暫時發現的新毒株沒有顯示更強的致命性。現時人們對武漢病毒的反應很不同,有些人感染後,完全沒有症狀,生活如常,但亦有很多人出現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甚至死亡。邱教授就認為這和病株不同無關,因為基因排序上,不同病株依然很相似。

在過去多場公共衛生挑戰中,例如伊波拉和寨卡危機,科學家都大舉研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就只得到醫學專家去關注;這次卻有很多普通市民或者業餘研究者,到包括 Nextstrain 等不同網站,認真研究病毒演化樹(Phylogenetic tree)。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生物醫學教授 Kristian Andersen,建議各位閱讀數據時要小心,不要妄下定論,始終專家手上的數據也十分有限,還需要大量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