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團結考驗 —— 共同發債救窮親戚?

A+A-
歐盟委員會比利時布魯塞爾總部。 圖片來源:路透社

意大利是目前為止最受武漢肺炎重創的歐盟成員國,要採取甚麼經濟手段援助,成為歐盟近日熱門話題。然而,2008 年金融危機及幾年前的難民問題,揭示了歐盟「可以共富貴,不能共患難」,武肺疫情再度考驗各國如何在危機中保持團結。從不同的救助方案中,已能看出彼此的矛盾。

啟動「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ESM),或由歐元區國家共同發行「冠狀病毒債券」(coronabond)兩個方案,廣為媒體所報道,亦是爭持最激烈的方案。「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指,德國為遏制疫情而封鎖兩個月,可能令國家損失高達 5 千億歐元、年度 GDP 增長率下降達 14%。作為歐盟頭號經濟強國,德國有更大能力抵禦經濟危機,但對意大利及西班牙來說,現時則非常脆弱。

德國就提議啟動 2012 年歐債危機期間設立的 ESM,為意大利等國提供數十億歐元貸款援助,以在疫情後恢復經濟。ESM 原來的啟動條件,是受助國家須承諾會作嚴厲改革,但現時只需將資金直接用於疫情相關事項即可。

然而,上週三長達 16 小時的歐盟財長會議,未能就方案達成共識,其中,荷蘭及意大利兩國財長,就如何劃定 ESM 的 4,100 億歐元救助基金貸款條件發生衝突。荷蘭財長 Wopke Hoekstra 拒絕放寬取得貸款的附加條件,明言不接受無約束的機制;意大利財長 Roberto Gualtieri 則要求放寬 ESM 條件,不需與國家未來的經濟改革承諾掛勾。

荷蘭首相呂特月初曾稱,荷蘭永不會就「冠狀債券」達成協議。 圖片來源:路透社

當日財長會議的另一提案,是由意大利及西班牙牽頭,並獲部分國家支持的「冠狀病毒債券」。意大利建議,歐元區國家以債券形式集體擔保債務,籌集數千億歐元挽救經濟。「德國之聲」稱,此舉將是歐元區邁向金融一體化的史上最大一步。然而,不少經濟條件相對理想的北方成員國,尤以德、荷兩國為主,表示反對。另一重要經濟強國法國則提出修訂意見,希望限制債券發行量,並規定所籌集的資金,只能用於與疫情有關的開支。

德、荷反對的共同原因,是因為此舉意味著向來遵守財政紀律的北方成員國,要為負債累累的南方成員國承擔債務。智庫組織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即使是親歐盟人士,對新發債亦顯得遲疑。德國國內其中 9 個州份最近便稱,現階段建立共同債券為時尚早、未經仔細研究;何況現時提出,只會令成員國之間產生裂痕,可能削弱彼此間的合作關係。

直至上週四另一輪會議,與會財長終於達成 5,400 億歐元的經濟援助計劃。各國作出妥協,荷蘭同意放寬取得貸款援助的要求,意大利及西班牙則接受現階段不發行「冠狀病毒債券」。其中,將通過 ESM 提供 2,400億歐元醫療保健支出,受助國只需承諾將資金用於抗疫相關事務,毋須承諾經濟改革。

討論共同發債,似乎成歐盟團結的考驗。Hoekstra 較早前已強調荷蘭「一直反對歐元區共同債券」,並在 Twitter 表示:「我們認為,這為歐盟帶來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更多。要我們為其他國家的承擔債務並不合理。」雜誌「國家評論 」(National Review)駐站作家 Andrew Stuttaford 卻認為,事件或會令歐盟更強調統合、更有力且運作更良好。因為歐元這種牽一髮動全身的單一貨幣設計,本來便令一切無法逆轉。若發生任何令人們恐懼經濟崩潰的事件,反而能保證歐元繼續存在。

但如上文提到的債務承擔分歧 —— 一體化要再踏上新台階,勢必引發棘手問題。2010 年歐債危險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提出「危中有機」(beneficial crisis),認為危機反而有助成員國加速決策過程。今天,Stuttaford 亦引用巴羅佐當年的看法,稱當下的疫情大流行,或會促成彼此作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