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海洋公園的本土與不本土

A+A-
受社會動蕩及疫症影響,海洋公園入場人次大減。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最近一直看到海洋公園要求政府注資的新聞,不禁令筆者回想起童年時學校秋季旅行的片段。的確,海洋公園是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是要香港人集體注資救亡,我還是覺得很難接受。

講起海洋公園,年青的讀者可能會想起萬聖節「哈囉喂」,或是各式各樣的過山車、機動遊戲。這一類型嘉年華式的活動,源自 03 年「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對於海洋公園的重新定位及一系列改造(註)。直至 14 年港府撤換盛智文,隨即打斷海洋公園連續超過 10 年的盈餘。海洋公園作為法定「商業」機構,有營利時繼續賺港人入場費、虧蝕時又要港人夾錢「埋單」。如此「公我贏、字你輸」,實在說不過去。

筆者印象中的海洋公園,非常有本土味道。雖然我在亞洲遊歷的國家不多,但早在 2000 年頭就興起在萬聖節闖鬼屋、狂歡慶祝的,也許只有香港這個地方。海洋公園將萬聖節嘉年華化、加上貼地的電視廣告宣傳,打破華人社會的神鬼禁忌,將原先白人中產的一套,由蘭桂坊帶給不同階層的香港人,同時亦發展出一套香港獨有的主題樂園文化。在此,盛智文實在應記一功。

要講最經典的「哈囉喂」電視廣告,不得不提 2012 年由填詞人黃偉文及資深演員羅蘭演出的廣告。據悉當年廣告公司花盡唇舌希望 Wyman 擔正(要知道 Wyman 從不活躍於幕前),並以客戶(海洋公園)的大額廣告預算保證該宣傳片必定爆紅。雖然 Wyman 在廣告中「潮聖鬼王」的造型入型入格,但廣告出街後爆起的,卻是最後出場不夠 5 秒的「聖羅蘭」,自此羅蘭姐更成為廣告界每年一度的哈囉喂常「嚇」。

2012 年海洋公園「哈囉喂」電視廣告

儘管廣告如何本土,讀者如果有在過去幾年入場,定必會同意海洋公園已經不再是屬於香港人的地方。就算置身「香港老大街」、身邊海量的外地遊客都令你猶如處於平行時空中的香港 —— 筆者不想把討論,引伸至旅遊業過分依賴內地客等港中議題。單純從顧客體驗角度出發,海洋公園的「本土情懷」絕對是失敗,並且叫人作嘔作悶。失去本地人口支持,出現持續虧蝕是可以預見的。

回到有關注資的問題,如果海洋公園要繼續走「本土」路線,就必須要了解香港人關心的海洋議題:近年來社會上有關善待動物的討論愈來愈多,尤其是對於利用海洋生物作表演等活動更招來話柄。除非資金是用作教育形式的生態保育,例如將海洋公園轉型為海洋、海岸保育公園,以彌補港珠澳大橋、明日大嶼等工程對本港海洋生態(例如中華白海豚等)帶來的可預見損害,否則任何要港人「課金」的動議,都恐怕難以贏得人心。

註:盛智文改革海洋公園的詳情在此不贅,請見其他媒體報道。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