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村莊伊姆村(Eyam)因在瘟疫中自我隔離而聞名。17 世紀英格蘭爆發鼠疫,倫敦商人把布料樣本寄給伊姆村的裁縫 Alexander Hadfield 時,裡面的跳蚤使瘟疫在村內蔓延,超過 260 名村民染病身亡。但他們自我隔離的決定,拯救了北部無數人的生命。在同樣急需自我隔離的傳染病大流行年代,英國「獨立報」記者重回伊姆村,希望了解多年前的疫症,對現今有何啟示。
伊姆村深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 —— 雜貨店關門,窗口的告示指店主有健康風險;博物館大多數義工年屆 70,因為需要隔離而閉館;當地教區牧師 Mike Gilbert 的妻子更成為該區首名確診者。
在 355 年前英國最恐怖的歷史中,伊姆村村民採取最果斷的做法 —— 在教區牧師 William Mompesson 指引下,用石頭砌起圍牆,封鎖村莊自我隔離,屍體則交由親人自行埋葬。最終在 1665 至 66 年鼠疫爆發期間,成功防止疾病向北部蔓延。
疫情最終在倫敦造成 10 萬人死亡,伊姆村亦至少有 260 人喪生。雖說是慘勝,但「封村」策略避免疫症傳到貝克威爾(Bakewell)、曼徹斯特(Manchester)及錫菲(Sheffield)等地。Gilbert 今天回望:「他們的勇氣超乎想像。」
雖然事隔多年,但當時情況與今次席捲全球的大流行非常相似,村民認為仍是值得學習的重要教訓。Gilbert 說:「值得注意的是,350 年前,是前科學、前醫學時期,他們採取的策略,卻與今天的抗疫措施基本相同。自我隔離、停止外出及大型聚會,強調團結社會以應對恐慌,都是當時的關鍵,與現在變化不大。」
現時人們可於網上購買食品,當時的伊姆村民則會用以醋浸泡錢幣消毒,換取放在村莊邊界的物資。為防病毒急速傳播,他們更設露天教會 Cucklet Delph,在需要聚集討論時,保持一定的距離。
現時,村內許多老人已自我隔離,鄰居們則為他們提供援助。商家店家開始感到經營困難,當地人希望當一切結束時,伊姆村的故事能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吸引他們到來參觀。酒吧 Miners Arms 東主 Ian Jackson 說:「如果再沒有人進店,我就不知道接下來的數月要怎樣過了。我要負擔起員工及一個兩歲小孩的支出,實在是一場噩夢。」
現年 73 歲的 Joan Plant 一生都住在伊姆村,是少數瘟疫年代倖存居民的後裔。想到 9 代前的祖先,她說:「這很鼓舞,也令我們了解到,只要堅持下去,定能走出困局。雖然正受到考驗,但我們會成功,我們將擊敗這次(疫情)。」至於從前人身上學到甚麼?她說:「也許他們是對的。這裡的人因為隔離而死亡,卻挽救了許多人的性命。」
當年鼠疫爆發時,年僅 27 歲的牧師 Mompesson 說服村民進行隔離,但他與妻子 Catherine 卻未能倖免於難。他的名字被記錄在教堂的牧師名冊內,擔任同一職位的 Gilbert 說:「自此之後,我們都活在他的陰影之下,我會看著他的名字,一直在想:我能做你所做的事嗎?我可以如此冷靜和勇敢嗎?」不過,除非疫情發生顯著變化,否則當地暫時不會對村民及外來者進行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