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靜待多年,才再送人上太空?

A+A-
乘搭獵鷹 9 號到國際太空站工作的 Bob Behnken(右)和 Doug Hurley。 圖片來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0 年 5 月 30 日,Space X 的「獵鷹 9 號」火箭升空,帶著太空人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駛向國際太空站。這是美國時隔 9 年之後,再度於本土送太空人遠征

2011 年 7 月太空總署(NASA)關閉「穿梭機計劃」(Space Shuttle),21 日太空船「亞特蘭蒂斯號」著陸的一刻,等同為運行三十年的計劃畫上句號。雜誌「經濟學人」曾以「太空時代的終結」(The end of the Space Age)評價之;而美國穿梭機退役之後,當時就只剩下俄羅斯和中國有能力發射載人火箭。

這項計劃的目標是以合理成本,研發可重複使用的大型太空載具,主要是為了拖載建造國際太空站所需的材料,建成之後派員運行。國際太空站約一個足球場大小,在近地軌道運作,不僅可以研究太空,也可以用來作無重力(micro-gravity)實驗,在地球上則很難完全複製無重力的狀態。

但最後穿梭機計劃的成本極為高昂,早在 1981 年正式推出計劃之前,NASA 曾預算每一次來回航程 930 萬美元,實際上卻耗費 15 億美元。三十年間更兩度任務失敗,釀成災難:1986 年的「挑戰者號」和 2003 年的「哥倫比亞號」皆升空失敗而解體,乘搭的太空人全部遇難。

「哥倫比亞號」殞落之後,太空總署委員會的報告認為,穿梭機的設計本就存在固有風險,加上當初基礎技術到現在已經落後,系統也日漸老化,需要改造,有必要盡快更替。於是,NASA 於 2007 年推出「星座計劃」(Project Constellation),目標是完成建設國際太空站,以及三年內保持安全飛行,絕無失誤;於 2014 年之前完成新一代載人太空飛行器「獵戶座太空船」,不遲於 2020 年重返月球,終極目標是送太空人登上火星。

但 2008 年奧巴馬政府上台之後,認為星座計劃耗資超額,進度落後,而且缺乏創新,即使這項計劃能夠獲得足夠的資金,也只是在重複阿波羅號當年所取得的成就,因此聯邦政府於 2011 年終止撥款,計劃宣佈正式取消。

6 月 13 日,Space X 成功發射第 9 批星鏈衛星(Starlink)。 圖片來源:Malcom Denemark/Florida Today via USA TODAY NETWORK/路透社

NASA 其後選擇了與私營公司合作的方案:由 NASA 提供前期投資,再由私營公司(譬如 Space X 和波音)建造火箭,生產火箭之後,NASA 按每次航程向私營公司付費,每程每人收費約 5,500 萬美元,遠低於俄羅斯的 9,000 萬美元。

商業穿梭機同樣需符合 NASA 的標準:來回安全飛行,停泊在太空站 210 天,能因應突發事件載太空人返回地球。獵鷹 9 號這次試飛成功後,下一次飛行將會是 2020 年 8月,屆時將承載 3 名美國太空人和 1 名日本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執行為期 6 個月的任務。

開發商業穿梭機對美國有重大意義:除了重啟太空探索之外,也開啟了太空的商業新紀元:私人企業得以參與,為太空探索研究提供技術和材料,或者將這些技術和材料應用在日常生活。美國新一代的太空企業,或許於不久的未來,將隨獵鷹 9 號而興起。

5 月 30 日,美國總統杜林普到場遠觀獵鷹 9 號升空。 圖片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