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花到武漢肺炎:長達 500 多年的疫苗史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近日,就著武漢肺炎的疫苗研發,各地專家都達到突破性的進展:俄羅斯註冊世界上首款武漢肺炎疫苗;牛津大學的疫苗預料於 9 月面世;在本地,香港大學兩種新型疫苗亦已踏入批量生產階段。疫苗技術可算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醫學發明,幫助我們戰勝無數疾病,而這項技術的歷史,或比想像中更加悠久。

今年 5 月,「時代雜誌」資深科學記者 Jeffrey Kluger 就整理了長達逾 500 年的疫苗史。所謂疫苗,就是把細菌或病毒的抗原,接種入身體,讓人的免疫系統以為受到細菌或病毒攻擊,從而產生抗體。有說法指,早在公元前 200 年,印度和非洲的人已經懂得一些土法接種的方式,但相關的記載並不全面。Kluger 認為最早的接種法,是 15 世紀,中國明代的「鼻苗法」。

當時天花肆虐中國,奪去無數人的性命,其中,醫官會從一些病症輕微的患者身上,提取他們的痘皮痂,再烘乾並磨成粉末,以幼管吹入接種者的鼻孔,而且要男左女右,患者很快就會發熱、出痘,然後結疤痊癒,獲得免疫力。可是,這種「人痘接種法」的成功率並不算高,亦未能令天花絕跡,相傳清代的順治、同治皇帝最終就是死於天花;而且此法有機會令患者接種到真正的天花病毒,有一定危險。

而現代疫苗法,或要追溯到 1796 年,醫學家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研究出牛痘疫苗。當時英國天花問題十分嚴重,經常有地區爆發。然而,當地人發現,擠牛奶的女工因為經常與牛隻接觸,很易患上牛痘,卻甚少染上天花,即使處於大爆發期間亦然。詹納當時意識到牛痘與天花或許有關係,於是進行了一項十分大膽、在今天沒可能通過倫理檢測的實驗。

他把一名 8 歲男孩 James Phipps 的手輕輕割開,再把一名女工的牛痘膿接種到他身上。男孩感染牛痘並康復後,詹納再對他植入天花病毒,男孩卻沒有染病,身體成功產生抗體。1798 年,詹納將其醫學發現發表成書,也首次用上疫苗接種的英文「Vaccination」,其本身的意思為痘病毒(Vaccinia)。根據 Kluger 的數字,直至 1801 年,全球就已經有 10 萬人接種了牛痘。

可是,詹納的接種法有很多局限,天花和牛痘是一對非常特殊的例子:醫學家可以從動物身上找到病毒近親,而且副作用很少。相反,從動物傳染到人類身上的病毒,通常都十分致命,例如沙士。於是,醫學家致力尋找一個既安全,又能減低副作用的接種方法。他們想到殺死病毒或細菌,並將其「屍體」接種至人體;或令它們大大變弱,而非完全殺死。

1881 年和 1885 年,「菌原論」之父、法國細菌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就分別研發出炭疽桿菌和瘋狗症的疫苗,原理都是把病原體曝露在氧氣和高溫之中,使它們變弱再種入人體。1921 年,法國醫學家卡脈特(Albert Calmette)和介嵐(Camille Guérin)經過 230 次嘗試,終於找到方法把結核病桿菌的毒性變弱,再成功接種到人體身上,這就是今天為人知曉的卡介苗。後來醫學家陸續為麻疹和小兒麻痺症等世紀疾病找到疫苗,拯救無數生命。

到近代,醫學家的疫苗技術已經愈來愈先進。從前的疫苗技術,即使把病毒變弱,依然會有在身體內變種的風險。直至 40 年代末,醫學家發現只需要用上病原體部分的蛋白質,就可以誘發抗體。現在的基因技術十分先進,醫學家甚至可以提取病毒體有用的 RNA 或 DNA,就可以觸動人體的免疫系統。這次武漢肺炎的疫苗,各國亦很可能在疫情爆發後首 18 個月內完成,Kluger 形容此為「近乎光速的表現」。他希望各國投入更多資源到醫學發展,拯救數以百萬計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