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下的購物模式:以物易物

A+A-
以實物或服務換取其他物件,或成疫症下另一新常態。 圖片來源:Fair Shares Community Time Banks/Facebook

武漢肺炎橫掃全球,各地經濟面臨衰退,人們收入銳減,焦慮情緒持續加劇。英國廣播公司(BBC)就專文提出以物易物的社區經濟模式,用貨品代替貨幣,或可助人暫時渡過逆境。

The Art of Barter 作者 Shera Dalin 曾在書中探討以物易物,她說:「人們現下所面對的經濟困難,正推動社會重新檢視以物易物的模式。大蕭條期間,美國也發生過同類事情,日子變得愈來愈艱難時,人們就會轉向以物易物。」她指出,大蕭條初期,美國有超過 300 個易貨貿易組織應運而生。由於當時難以獲得美元,這種方式有助緩解對金錢的需求。

現時,相關風氣再度於美國社區興起,居於內華達州的 Veronica Coon 在 3 月成立 Facebook 貨品交易群組,現時已累積 5,600 多個成員。她說:「我邀請了所有朋友,而人數仍在增長,不到 24 小時,就有 1,000 人加入。」最受歡迎的交易貨品,不外乎麵粉、酵母、雞蛋,以及嬰兒濕紙巾、消毒噴霧及口罩等。

在斐濟亦出現類似的群組 Barter for a Better Fiji,當地本來已有被稱為 veisa 的易貨貿易傳統,人們與居於遠方的人交換彼此夢寐以求的貨品。隨現代技術發展,他們亦利用互聯網聯繫更多人。群組在 4 月建立,會員人數約 190,000 人,佔斐濟人口 20%。群組中易貨種類繁多,最常見的貨品是雜貨及食物,但也可以豬隻換小船、以小提琴換皮革背包、以冬甩換磚頭。

群組創辦人 Marlene Dutta 說:「我知道未來銀根會變得緊絀,甚至很難賺錢。我問自己,沒有錢怎麼辦?易貨貿易會是解決問題的自然方法。」有鑑於疫情期間,斐濟所依賴的旅遊業嚴重受創,估計有 10 萬人失業,而行業勞動力約佔總勞動力 3 分之 1。她指出:「成立 Facebook 群組,主要是為我們當前的經濟狀況,提供解決方案。」

不過,對於交易,Dalin 就叮囑:「交易者需要耐心等待。易物要比用現金購買花費更多的時間。以物易物是很個人的事,交易者不應抱著『不惜一切代價贏得物品』的態度,這尤其重要。交換的物件最好價值相等,最重要是雙方都對結果感到滿意。」

時至今日,以物易物亦不僅限於實物,並趨向專業化,企業會以自身服務,交換為其他企業的服務。互惠貿易協會 International Reciprocal Trade Association 主席 Ron Whitney 指,企業對易貨交易的興趣日漸濃厚,他們可以選擇醫生、律師、服務公司、零售商等所提供的服務。據 Whitney 估計,在疫情期間,會員註冊數增加 20%。他形容:「現金短缺,信貸緊張,以物易物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活躍,並可獲得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