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民主、不談公民權:遭竄改的印度教科書

A+A-
在海德拉巴市公立中學上課的印度學生。 圖片來源:路透社

去年抗爭運動爆發後,建制派多次表明要向通識教育開刀,「港區國安法」更訂明要展開國安教育。去年同樣爆發抗爭浪潮的印度,政府最近亦利用疫情掩護,刪除教科書中有關民主、公民權利的章節,有分析相信當局想要掃除西方價值,以實現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理想。

印度孟買的獨立記者 Tish Sanghera 早前在「外交政策」雜誌指出,印度中央中學教育部(CBSE)在 7 月份宣佈,今年將刪減 30% 課程內容,聲稱借此減輕學生在疫情下的壓力,並方便適應網上學習進度。問題在於,遭刪減的,竟然是民主權利、公民權利、聯邦制、世俗主義等內容,其中 10 年級政治課的「人民抗爭與運動」(Popular Struggles and Movements)和「民主與多樣性」(Democracy and Diversity)兩個章節完全消失。

雖然教育部否認有任何政治動機,聲稱相關決定有決策層一致共識,但消失的內容關乎印度立國根基,民主、世俗主義和聯邦制,同樣是印度憲法的核心。事件引起反對派譁然,他們直斥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試圖改變社會核心價值。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 Pradyumna Jairam 曾經在 CBSE 轄下擔任社會科學教師,他相信被刪去的章節,有執政黨不喜歡重提的歷史,特別是 1947 年印巴分治、低種姓的解放鬥爭等。譬如群眾運動的章節中,同時有主張「賤民」(Dalit)人權,與 1960 年代美國民權運動歷史的內容。「我教過這個章節,知道它的效果如何。它會鼓勵學生反思,社會上的特權階層是如何得以延續,也鼓勵學生內省自身的特權……」

「印度不應遵循西方人權觀念」

極右團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的遊行隊伍。 圖片來源:Suyash Dwivedi/Wikimedia Commons

與執政黨關係密切的極右民兵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貫徹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tva)意識形態,長久以來主導政府的教育改革方針。他們反對首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所推舉的教育法,認為必須掃除當中的西方價值觀,方能重建純粹的印度。印度人民黨 2000 年代初上台後,便任命 RSS 成員執掌教育事務,提出「印度化、國有化和精神化」(Indianize, Nationalize and Spiritualize)口號,重新設計課程框架。

專研南亞政治的法國學者 Christophe Jaffrelot 解釋,自由民主主義所倡導的個人主義價值,與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有根本衝突。內政部長沙阿(Amit Shah)公開宣稱,印度不應該遵循西方人權觀念,RSS 內部不容許有異見,組織架構亦不存在選舉機制,便可見一斑。

究竟依據這種意識形態改寫的教科書,會呈現甚麼面貌?印度人民黨執政的拉賈斯坦邦(Rajasthan)提供了答案 —— 尼赫魯在任時以提倡世俗主義著稱,但有關段落卻在當地歷史教科書中消失,取而代之,是加入極端印度民族主義之父 Vinayak Damodar Savarkar 的內容;印度憲法之父 Bhimrao Ramji Ambedkar 為解放「賤民」而奮鬥,但評論批評新教程避重就輕,交代篇幅顯著減少。

事實上,印度人權的倒退不止於教育層面。莫迪上年帶領印度人民黨勝出大選後,推行了一系列備受爭議的新公民身份政策,被批評嚴重違憲,而且針對國內穆斯林,以實現單一的印度教民族想像。內政部長 Amit Shah 甚至直言不諱,指法案將剝奪大批印度穆斯林的公民權利,結果觸發全國各地激烈示威,成為莫迪當政以來最大挑戰。

莫迪政府通過新公民身份法案後,觸發全國各地抗議與暴力衝突,造成多人死傷。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施政廣受爭議,政府卻以疫情為由,拒絕重開國會,對召開視像會議的呼聲充耳不聞,最大反對黨印度國大黨(INC)批評,政府想要迴避所有議會監督。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還指控,新德里政府在疫情掩護下大舉拘禁異見人士和示威者,又拒絕釋放在囚學者與社運人士。年屆 80 歲的詩人 Varavara Rao 被當局引用惡名昭彰的「非法活動法案」(Unlawful Activities Act),指控其煽動種姓暴力,關押在空間狹小的囚室內,最後不幸感染武漢肺炎,同樣加深民怨。

對很多印度人而言,如此惡劣的政治氣候,說課程改動「沒有政治動機」,無疑是睜眼說瞎話。但令人憂慮的是,整場政治風暴加上疫情新聞,同樣分散了傳媒的注意力,主流媒體都未有集中報道教程刪改細節。德里大學前教育系主任兼教授 Anita Rampal 指出,有民粹主義的掩護,很少人有時間或動機提出質疑,「但內容一旦刪改了,我看不到這些章節會以任何有意義的形式重現」。